外企完成进出口总额2373.1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的75.1%,增长15.3%
新增总投资超9000万美元的项目45个
新增到账外资累计超5000万美元项目13个
555家外资企业增资,新增注册外资46.4亿美元
(记者 林琳)利用外资是苏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核心动能和重要组成,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去年,苏州外资经济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去年全市新设外资项目数985个,新增注册外资89.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5.6%、56.4%;全口径实际使用外资60.6亿美元,规模保持基本稳定,在全省仍然保持第一。
去年以来,我市顶住外部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强综合性政策支持,减少准入限制简化设立程序,改善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呈现加速新旧动能切换、转型发展的新特征。
围绕外资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先导产业,强化针对性产业招商和新型优势产业培育。以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外资制造业,实现产业升级、技术提升和产品更新。2017年,全市新增总投资超9000万美元的项目45个,注册外资占引资增量的41.7%。新增到账外资累计超5000万美元项目13个。引入英诺赛科、润星环保、协鑫新能源等一批优质项目。其中,在吴江区设立的英诺赛科(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达到4.4亿美元,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器件及设备的研发和销售。
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存量企业积极增资。据统计,去年一年,全市共有555家外资企业增资,新增注册外资46.4亿美元,同比增长25.4%。其中,霍尼韦尔、礼来、陶氏、采埃夫、大陆、三星、丰田、永旺等1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苏增资扩股。
制造产业梯度走高。全市现代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项目数、注册外资占制造业的占比分别为41.6%、37.2%。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项目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51.2%。智能家电、半导体封装特殊陶瓷、生命科学分析仪器、医疗悬挂系统、智能机器人等领域进一步拓展。
服务业投资更多元。去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市总额的34%,服务业新设项目占总数的66.1%,其中现代服务业新设项目、注册外资分别占服务业的42.2%、46.5%。涉及合同能源管理、能源互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保险代理、养老、类金融等诸多领域。此外,全年新引进和形成的具有地区总部特征或共享功能的外资企业30个。
2017年,外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1万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6%,同比增长10.8%。外企完成进出口总额2373.1亿美元,占全市外贸总额的75.1%,增长15.3%。这表明外企运营平稳增长,外企对外贸易稳步上行,外商投资我市的信心明显增强。
(责编:严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