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沈腾是个不折不扣的“宝藏男孩”了。
春节档过去那么久,沈腾的热度不但没有一丝消减,反而还有水涨船高的意思。各种关于他的陈年旧梗,爆笑往事一件件地被翻出来,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热搜又是他的什么料。用网友的话来说,沈腾,真的是一个长在笑点上的男人,不用张嘴说话,只要看见他那张脸,就忍不住想笑。
可如果只是给沈腾贴上搞笑标签的话,未免也太简单粗暴了。在我看来,沈腾是个矛盾得刚刚好的男人。骚气但不油腻,松弛但不轻浮,搞笑却不用力。你说他不正经吧,另一面却深情到骨子里;说他有野心吧,佛系起来让你跌破眼镜;说他没有偶像包袱吧,他却老惦记着当年的颜值巅峰,说他在乎这张脸吧,你看在电影里,他又“自黑”成啥样了。
从小到大,“萌混过关”
沈腾小时候是个特别不招人待见的熊孩子,学习不好,好动,爱惹祸,嘴还特别损,能救命的只有颜值。沈腾父亲是海员表演演员,姐姐是女高音歌唱家,沈家的高颜值基因,在沈腾脸上也毫无保留地展开了。“我要不看你长得好看我打死你。”小时候他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高中毕业时,沈腾一筹莫展。他早早就想明白了,“我就是个胸无大志的人,也不指望跟名字一样飞黄腾达。”干脆随姐姐的老路考解放军艺术学院,以后还能当军人,入校时,沈腾靠颜值轻松过关。
表演课上,老师见他长得好看,性格又活泼,就选他做了课代表。这个不大不小的官,压住了沈腾的浮躁,也激发了他的斗志。他身上的喜剧天赋几乎与生俱来,一上台表演,班里同学就开始笑,常常逗得全场前仰后合。
“胸无大志”,只想认真搞笑
娱乐圈里,好看的皮囊到处都是,有趣的灵魂寥寥无几。其实《西虹市首富》中的“王多鱼”,和沈腾本人的经历很相似。
2003年,从解放军艺术学院一毕业,沈腾拿到了一个开心麻花的本子,思维跳跃的他阅读速度特别慢,很容易看着看着就不知道想什么去了,可那个本子他愣是熬夜看完了,后来他就去开心麻花应聘了。当时的开心麻花名不见经传。戏虽好看,但缺乏知名度,经营困难,举步维艰。
沈腾进去后,发现在一起的都是各大院校的毕业生,大家在一起的这种较量让他觉得特别过瘾。“而且当你一部戏下来之后,你觉得这个地儿太适合你了,待着太舒服了,它没有辛苦了,当你爱上它的时候,怎么苦都不觉得苦了。”
开始并不容易,有一次演出他们只卖出去七张票,结果场地的老板都不忍心跟他们要钱了,他们没办法,把票钱退给了观众,还搭上路费。沈腾还记得有场戏下面的观众不少,但年龄偏大一点,特严肃地在下面看,抖什么包袱也不笑,他难受坏了,“我恨不得钻到他们怀里去演,怎么不笑一下呢?”
好在撑下来了,四十场演出,一点点的口碑积攒下来,等到搬到海淀剧院的时候,他们的演出已经场场爆满,把之前赔的钱都赚回来了。
话剧舞台上,沈腾这一待就是十几年。沈腾说:“我是个欲望不太强烈的人,否则也不会在话剧舞台上待那么多年。话剧一直是小众艺术,赚不了钱也赚不了名,但我们坚守了十多年。用现在最流行的话说,我就是个佛系青年。”
在鱼龙混杂的娱乐圈,他确实耐得住性子。他只呆过一家公司,就是开心麻花,一呆就是十几年。难道他真的没想过一夜爆红吗?他说:“第一次上春晚的时候,自己确实做过这样的梦。所以,2012年春晚发力很猛,恨不得把自己积蓄了十几年的喜剧能量都爆发出来。”
十年磨剑,一鸣惊人。2012年的春晚,沈腾一夜爆红。再后来2015年,沈腾全面爆发。《夏洛特烦恼》的上映,改变了沈腾的事业轨迹。
《夏洛特烦恼》本是开心麻花2012年的舞台剧,演了三年场场爆满,很多人甚至去看五六遍。其实,将《夏洛特烦恼》改编成小成本喜剧电影,是开心麻花向电影市场投出的试金石,而沈腾则是试金石里,最不可或缺的元素,导演闫非、大魔一开始就盯准了他。拍摄过程中,三位相熟多年的好哥们也有分歧,吵得严重时,能好几天不说话,但对戏不对人。
一群人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夏洛特烦恼》大获成功,14.4亿票房,卖了很多钱。也让沈腾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电影人。很多人找沈腾演戏,酬劳非常可观,但他都拒绝了。“我不能消费自己,不能消费自己的职业生涯。”
要说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刻,沈腾回答的不是春晚的一夜成名,不是《夏洛特烦恼》的十几亿票房,而是“开心麻花还在东棉花胡同、和平里几个地方辗转的时候,一群心无旁骛的年轻人,喝着酒,撸着串儿,没日没夜琢磨包袱儿的时光。”那个时候又穷又累,但是每个人对舞台的热爱都是真的,大家一起打磨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不掺杂丝毫功利。他不是不喜欢钱,只是在他那,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例如全情投入之后带来的成就感,例如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合作的畅快淋漓感。
“我很难再发自肺腑地笑出来了。”
如果你有注意就会发现:在近些年来热度最高的喜剧片里,都有沈腾的身影。
《滚蛋吧!肿瘤君》中客串的前男友,《心花路放》中的酒吧老板,《夏洛特烦恼》里的夏洛,《羞羞的铁拳》里的张茱萸,《妖铃铃》里的徐大富,《西虹市首富》里的王多鱼,《疯狂的外星人》里的沈腾飞,《飞驰人生》里的张驰。
这些作品里,他是傲娇贱兮兮的小人物,生活中,他也一样喜欢自嘲,没包袱,接地气。
沈腾太聪明,他以笑料拆穿这些生活真相,让你借着他的电影舔舐伤口而又不会气急败坏。在嬉笑的外表下,沈腾对于喜剧一直保持着敬畏之心,有人评价说:他的肉身在台上表演,逗得观众哈哈大笑,但是他的灵魂却平静地抽离在外,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正是这种气质,让他能在中国喜剧圈站稳脚跟。并且,他对表演也非常严肃,又有非常难得的松弛感。就像韩寒评价沈腾的演技时说的那样:“很多人只是觉得看到沈腾就想笑,但沈腾的表演功底绝对是被低估的,他的表演有一种不怒自威,不笑自喜,不闹自嗨,不苦自悲的独特魔力,收放自如,细节到位但又不落俗套。”
喜剧演员的宿命就是为他人带来欢笑,自己却承受痛苦。很多知名喜剧演员都身患抑郁症,沈腾虽然没有,但他也曾坦言“我很难再发自肺腑地笑出来了。”
不过,他从不展露自己最艰苦的部分,毕竟,他负责给出轻盈,给出愉悦,给出笑点,在人们都在讨论他为电影做过什么的时候,他也只是举重若轻地回答:“大家还能笑话我,是我的荣幸。”
(责编:王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