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古城,有着2500多年历史。而古建筑是古城的瑰宝,是构成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物质基础。如今,不少具有历史气息的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面临窘境,亟需加以修缮、保护和利用。
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由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员会带来的集体提案《关于做好古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建议》,聚焦了古建筑保护在古城更新中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需摸清古城“家底”,建立“问题清单”,对古建筑进行有机更新。昨天(1月9日),本报记者带着两会声音走进姑苏区金阊街道中街路社区,实地走访了解情况,并与居民一起召开“圆桌”会议,围绕这一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古建筑里破旧情况并不少见。记者 朱雪芬 摄
【两会声音】摸清家底,多种方式保护
星罗棋布的古建筑与交错纵横的河道,一起构成了姑苏古城的风貌格局。古城面临更新,离不开古建筑的保护。
《关于做好古城古建筑保护和利用的建议》的提案中提到,古城内古建筑主要有控制保护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其中文保建筑121处,控保建筑232处,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左右;传统民居有200万平方米左右。然而,这些古建筑有的大门紧锁成为“大杂院”,有的杂草丛生、屋顶破损,有的电线密布存有消防隐患,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针对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委员们认为,首先要摸清“家底”,建立“问题清单”,有计划地推进古建筑保护工作,既要对控制保护建筑进行保护,也要对传统民居资源进行保护,推动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有机协调。对于如何保护古建筑,委员们建议采取保护与成套化改造、就地改善居住环境、产业融合并举等多种方式。
委员们表示,古建筑和传统民居,最好的保护就是利用。建议整体系统地进行保护,如结合环境整治,使其周边空间环境、人文环境与古建筑相协调,重新唤起人们对历史的记忆与情怀,展现古建民宅的历史文化风貌,实现文化旅游与保护古建筑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提高。
【实地走访】年久失修,部分古建亟需“诊治”
姑苏区金阊街道中街路社区辖区内,有控保、文保建筑14处,还散布着不少年代感十足的古建筑。然而,记者走入小巷深处寻访时,发现不少古建筑出现了墙体老化、门窗破损甚至因无人管理导致破败不堪等情况。
高师巷泰仁里内,分布着不少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风格独具特色。记者走进泰仁里,却发现巷子两侧的墙面有一大片已经脱落,露出了里面的砖头。泰仁里3号是一处公私产权混杂的大院,记者一进门就看到了两扇破旧不堪的大门。“这个老房子有100多年历史了,由于年久失修,出现了很多问题。”居民袁建华告诉记者,不仅大门破损,墙面脱落,院子里一处古井更是面临被填埋的危险。
此外,位于北浩弄61号的顾家花园属于典型清代木结构建筑,为苏州市区控制保护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及自然破坏因素影响,顾家花园保护范围内的二层阁楼建筑主体屋面和大木构件皆有塌落和损毁情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亟待抢修,涉及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幸运的是,去年市住建局、姑苏区住建委启动了对顾家花园的保护性修缮。目前,顾家花园已经完成了修缮。
【圆桌热议】活化古建筑,是最好的保护
在古城更新中,如何更好地保护古建筑?为了更好地倾听居民意见和建议,昨天,本报记者与中街路社区的居民们一起,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圆桌”讨论。
家住高师巷泰仁里3号的袁建华,在老房子里住了几十年,退休前曾是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谈起古建筑保护的话题,她有不少想法。“不少古建筑由于公私产权混杂的原因,导致修缮遇到阻碍。”袁建华认为,古建筑保护要因地制宜,但是保护性修缮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即使私人购买了古建筑,也不能随意拆建,而是要在保护的前提下修缮,保留古建筑的原貌。
家住和平里14号的章宇华认为,南石子街的潘宅的活化保护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位于南石子街上的潘宅,本是清朝探花潘祖荫的祖宅,经年累月,主体建筑尚存,但环境十分脏乱。2012年6月开始,苏州文旅集团根据同济大学古建筑学家陈从周的原版图纸,开始了对潘宅的复原。2013年,潘宅经过改造,打造成了一座依托古建筑原有风貌的精品酒店。(记者 朱雪芬 实习生 黄慧玲)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