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通沪铁路,来了!预计6月25日起售票!
时间:2020-06-24 09:16:22 来源:看苏州移动端

【看苏州专稿 记者/范浩江】

等了六年苏州沿江三市百姓翘首以盼的通沪铁路如约将至

再过几天,张家港、常熟、太仓的市民就能乘上高铁任性游。

经过6年多的建设,通沪铁路即将开始出售车票,本月底将具备开通运营。届时,苏州沿江的张家港、常熟、太仓三市将结束不通火车的历史,一举进入高铁时代。

在通沪铁路太仓南站,可以容纳千人的候车室正在做装修后的清洁,安检、检票、服务台等设施已安装到位。太仓南站站长王学明介绍,“网络对接好,预计6月25日可以卖票,7月1日运行图出来后,就可在车站直接上车了。

太仓南站位于太仓市科教新城,主要服务主城区居民中长距离的出行,将建设成集铁路、公路、轨道、公交、出租、社会车辆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根据规划,预留苏州市域S1线换乘站点。太仓市交通建设指挥部工程计划部主任闵祥波介绍,“现在车站广场的地下车库,就是规划预留的轨交车站,今后只要地下贯通,换乘就方便了。”

通沪铁路在苏州境内共设张家港北、张家港、常熟、太仓港、太仓、太仓南6个车站,预留常熟东站,各车站的设计理念和造型都融入了当地历史文化和时代气息。

苏州境内车站先睹为快

张家港站是通沪铁路一期、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和通苏嘉甬铁路三线合一的枢纽站。总规模4台13线,采用“站区高架、咽喉区框架桥、其余路基”的半高架形式。线路西侧站房11000平方米,并预留东侧站房。

张家港站设计理念为“勇立潮头扬远帆”。立足港城长江文化,纳长江磅礴大气之势,取江水流动灵性之魂,彰显港城特色,弧形悬挑屋面,轻盈而富有张力,玻璃幕墙随机分布的装饰细节似江水澎湃。波光熠熠,凸显江南韵味,对称基座稳健大气,共同勾勒出港城人勇“立”时代潮头,大步向前迈进的积极形象。

常熟站是通沪铁路一期和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共用车站,为线正下式站房的布局,由主站房、候车室、跨线屋盖和站台雨棚等部分组成。并站后站房总建筑面积约19000平方米,站场总规模为3台8线。目前沪通铁路站房面积9588.5平方米(生产生活用房1409.5平方米),跨线屋盖10394平方米,沪通站场为2台4线,设正线2条。

常熟站设计理念为“七溪通海,波光粼粼”。将七溪通海的自然景观,用现代的建筑手法进行演绎,使立面幕墙上的虚实结合的玻璃和金属铝板形成韵律渐变的变化肌理,宛如水的灵动,又似碧波荡漾的层层涟漪,用极具动态的建筑语言,抽象地表达出入江通海的城市特征,建筑造型用简练的建筑语言,构成一幅波光粼粼的生动画卷。

太仓站是通沪铁路一期和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共用车站,为线侧下式站房,由主站房、候车室、进出站通道及连廊和站台雨棚等部分组成。站房总建筑面积10998平方米,建筑总长148米,宽51.2米,高21.5米,主要结构跨度为15米。站场总规模为2台6线,4条到发线、2条正线。

太仓站设计理念为“乘风破浪,扬帆起航”。以郑和文化为构思起点,表达出太仓“开拓创新,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航船的轮廓线条,结合风帆的意向和圆润光滑的“梭形”屋顶,衬托出港口城市飘逸灵动。现代材料结合简洁的立面处理,使建筑富有时代感,水平线条象征着高铁的速度感。

太仓南站是通沪铁路一期中间站,为线侧下式站房,由主站房、候车室、进出站连廊和站台雨棚等部分组成。本站房总建筑面积5998平方米,建筑总长114米,宽36米,高19.8米。站场总规模为2台5线,2条到发线、3条正线。

太仓南站设计理念为“一带一路”。利用太仓地处水陆交通节点位置,通过铝板与玻璃进退关系,立面铝板宛如飘逸的丝带,将上海与周边城市连接起来,通过建筑的符号表达太仓独特的地理位置。室内大厅吊顶采用圆形粮仓的顶盖,搭配造型组成一个群体式结构,太仓曾为天下粮仓。柱头造型使用“米斗”原型,正面结合粮仓的“粮”字刻繁体字“糧”做成造型。

通沪铁路自2014年3月份开工建设,串联我市张家港、常熟、太仓及昆山,东联上海,北上南通。正线全长137.47公里,我市境内100.44公里,按时速200公里设计。通沪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张干梅介绍,“从路网来说,它是沟通上海、山东、苏北的便捷通道,同时也是沿海铁路跨长江的重要通道。”

通沪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修订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承担上海、江苏城际旅客交流为主,兼顾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交流的铁路通道,是完善全省铁路网,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战略性工程。对于加强苏北以及苏州沿江地区与上海的经济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