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张家甸:梦想照进现实
时间:2020-11-20 15:08:22 来源:吴江新闻网

  特约通讯员 黄酉林|责编 杨隽|编辑 吕晟成

  平望镇平西村的张家甸原是一个四面环水的美丽乡村。半个多世纪来,张家甸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张家甸借助改革春风,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为契机,续写出小乡村焕颜重生的新篇章。

  1968年9月,我下乡插队来到张家甸。因为知识青年的住房没有解决,我就临时住在队长家里。那时队长家里人口多,祖孙三代共8口人,除了祖辈传下来的两间瓦房外,还用泥板墙搭建了两间茅草屋。这在当时的农村,住房条件还算好的。许多农民的家,就是用泥土当墙,稻草盖屋顶的茅草屋。

  那时,队长让我住在瓦房里,而他们却住在茅草屋里。一到下雨天,瓦房里安然无恙,而茅草屋里却不一样,通常是外面下大雨,茅草屋内下小雨。有时候下起暴雨,茅草屋里就下起了大雨,家里的锅碗瓢盆齐上阵都还不够用,一家老小只能集体遭殃。

  张家甸原来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在平望南草荡中。岛上有两个生产队,共60多户农家,200多个农民,世世代代居住在那。张家甸的农民,出门就用船,所以每个人都会摇船。如果步行到平望镇,必须先摆渡到邻镇的杨扇村,然后走过200多米的泥泞小路。岛上物产丰饶,人称“台湾岛”。小岛的四面水里种了菱,每年8、9、10月,妇女每天要采菱,男社员则第二天摇船把菱卖到盛泽、苏州。每年的5、6、7月,男社员就在菱荡里系上渔网捕鱼。

  插队时的6月到8月,是一年中最忙的时间。为了尽早让成熟的小麦、油菜和双季稻颗粒归仓,我们往往天不亮就要下地,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抢收。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农业机械,大家都是靠镰刀把麦子、油菜和水稻割倒,然后运回来脱粒、晾晒、收储。

  这些年来,张家甸旧貌换新颜。以往的泥泞小路,如今变成了柏油马路。以前出远门靠步行或自行车,如今公交车通到村口。千百年来靠南草荡里的水烧菜烧饭,如今取而代之的是直通入户的自来水。以前一到雨季就漏个不停的破房子,现在都成了外观美丽的小洋楼。过去夏天纳凉靠大树也成了历史,如今家家户户装上了空调,冬暖夏凉。同时,木头马桶也变成了整洁的卫生间。乡亲们都说,这些都得益于改革开放和“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新气象。村里不再是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村民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前几年,张家甸所在地被国望高科集团征用了,现代化的厂房在张家甸拔地而起。村民们全部搬迁到荻塘北面的杨扇村,村民出行再也不用摆渡了。村里开辟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过去村民单一的娱乐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如今,走进张家甸,建设美丽乡村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各类宣传标语和乡村图画巧妙地融为一体,成为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充满着乡村气息和时代感。道路旁一盏盏太阳能路灯,闪烁着满满的幸福味道。

  去年,张家甸又纳入平望镇新镇区规划。不久的将来,村民们将住进现代化的小区,成为城里人。张家甸承载着时代的进步与变迁,在乡村振兴中发生更多的蝶变,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美丽富强的乡村也将逐渐从梦想变成现实。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