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月二吃“牚腰糕”的习俗说起

  二月二,吴中习俗称“拜年拜到正月半”,意思是过了正月半,才算过完年。过完年就开春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过完年就要考虑一年的活计了。在农耕社会,大量的农活都是体力活,因此,身体的健壮状况是至关重要的。于是,饮食上的保障又被大家所看重,在二月初二这天正式开启了吃“牚腰糕”的模式。“牚”,音chēng,古同“撑”。

  吃“牚腰糕”始于何时?不得而知。只知道在《清嘉录》上已有记载,该书的“牚腰糕”条目称:

  是日,以隔年糕油煎食之,谓之牚腰糕。蔡云《吴歈》云:“二月二日春正饶,牚腰相劝啖花糕。支持柴米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又徐士鋐《吴中竹枝词》云:“片切年糕作短条,碧油煎出嫩黄娇。年年牚得风难摆,怪道吴娘少细腰。”案:刘若遇《芜史》:“燕俗二月二日用黍面枣糕以油熬之,曰熏虫。”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二日煎糕煼豆以祀土地,谓即春祭社之礼。有‘糕花凝白豆萁红’之句。”方以智《通雅》:“䟫”即“䠆”,一作“牚”,雌争反。《集韵》:“支柱也”。

  可见,吃“牚腰糕”的习俗,南至杭州,北达北京都有,只不过南方用“隔年糕”,北方用“黍面枣糕”,食用方式都一样用油煎食。至于“牚”字的写法,还有“䟫”和“䠆”两种,《清嘉录》还引用了《昆新合志》作“门”内加上一竖“丨”,此字的意思是以前百姓家用在门后,用于关紧门时使用的,“字书无此字,俗呼雌枪反,去声”。不论是“雌争反”还是“雌枪反”都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式,取前字即“雌”的声母,后字即“争”或“枪”的韵母,合成“牚”字的读音。

  人们在此日吃了“牚腰糕”,犹如在腰里加了支撑,干活不累。当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其实,隔年糕在完成了春节期间“走亲访友”的“随手礼”之后,最终还是要被吃到人的肚子里的。在没有冰箱的时候,食物的保鲜是个问题,放久了会出现皲裂或发霉。为了防止年糕的变质造成的浪费,有些家庭会主动隔段时间重新蒸煮一下,或者放在饭镬上蒸而食之。也有在每天早晨吃粥的时候,将糕放到粥里吃掉的。实在吃不完的,会在二月二的时候当作“牚腰糕”煎而食之。

  这一习俗,实际上反映了民众对粮食的珍惜,对于早就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的年轻一代来说,这样的事情已经有点遥远了,甚至觉得有点“不可理喻”。自古道“民以食为天”,数千年的农耕社会,大多数时间都在为“稻粱谋”,所以我们将谋到工作称为“找到饭碗”,实行股份制、聘用制、合同制用人制度以后称之为“打破铁饭碗”。多少年来,我们每年的一号文件都是“三农”问题,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今年的主题是乡村振兴,让农民兄弟过上好日子。

  当然,农历二月初二,除了吃“牚腰糕”之外,在苏州还有一个习俗也值得一提。农历二月初二,已是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的时节,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蛰伏”,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蠢蠢欲动”的欲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同样也有跃跃一试的冲动。

  吴地称农历二月初二为“龙抬头”日。男性一般在过年前会理一次发,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到了此时,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头发又长长了,到了再次理发的时间了。

  假如家里有小孩子满月在此日前后,一定会提前或延期到此日“剃满月头”。因为,正月里有许多忌讳,一般不搬家、不理发。据说,在正月里理发会导致“蒸笼头”,孩子长大后干起活来,一动就满头大汗,很不雅观,似乎是不太能干重活的模样。

  而在二月初二日那天理发,说法就不同了。我们作为“龙的传人”,在“龙抬头”的日子里理发,寓意就是好运当头,寄托着一年的好运从头开始的美好祝愿。因此,每到这一天,苏州境内大街小巷的理发店会前所未有的热闹。大家都冲着“龙抬头”的好口彩去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头。苏州人普遍都“爱面子”,将自己最光彩的一面展示给大众,那头发的打理就显得非常重要啦,这就是苏州人常说的“头要紧”啊。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拟稿:原创作者投稿

  审核:市地方志办秘书处

  发布:市地方志办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