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鲜肉一茬接一茬的娱乐圈,男人四十,不是一枝花,而是满满尴尬。
脸上流失的是胶原蛋白,赚到了的是油腻,好不容易迎来了“老干部”的春风,又被吴秀波、靳东等搞得人设尽毁。
但谁又能想到,有一个中年男人,不仅拒绝清流路线,竟还反其道行之,凭着花心“大猪蹄子”的身份,迷倒了万千少女,是了,这个人就是聂远。
虽然《延禧攻略》落幕已久,但是想念“大猪蹄子”的观众们也不必望穿秋水,因为在这个三月,聂大叔又来到我们苏州荧屏了,由他主演的电视剧《潜龙》正在苏州新闻综合频道星空剧场热播。此刻的他,脱下龙袍,身段一软,眨眼又变成了厨子,跟日本人斗智斗勇起来,果然,演技才是最好的整容师,你不注意,根本瞧不出他是聂远。
我对爆红没有感觉
四十岁这一年,聂远又红了一把。
《延禧攻略》里演乾隆,三分威严六分洒脱,剩下的那一分,是百姓君王皆有的人性。不同于传统清宫剧中威严古板的皇帝,聂远在剧中饰演的乾隆有着本真的性情,捏脸、怼人、踹屁股,还傲娇地认定后宫女人都是“要勾引朕”,这样不解风情,让网友觉得这真是纯直男。出道已过20年,却在此时才翻红,就连宣传团队都会说,“聂远到今天其实也挺不容易的。”
《延禧攻略》播出前,聂远觉得,这部剧要是能在播出期间上一次热搜就好了。结果到最后统计,《延禧》的相关话题一共上了500多次微博热搜榜。
鲁豫采访聂远的时候问他:“《延禧》是一个爆款,这个戏爆了之后,每个人都爆了,带给你这些所有的关注名利,你能够享受所谓的当下的快乐和那种刺激的感觉吗?”他的回答是:“我没有感觉,我真的不跟你夸张。”
我相信他说的话。
出道即高点,转眼消失荧屏
他也不是没红过。
2000年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同年就主演了古装剧《上错花轿嫁对郎》,成了一代人的童年回忆。2001年参演《天下粮仓》,饰演少年乾隆。2003年,搭档徐媛熙主演古装戏剧《倩女幽魂》,饰演七夜。同年在古装剧《隋唐英雄传》中饰演罗成。
2004年,聂远一连主演《汗血宝马》、《京城四少》等多部古装剧,被媒体评为“中国新四小生”之一,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在报道他的时候加上一句,“聂远要爆红了”。
我想那时候的聂远多少带着点意气风发的劲头,觉得人生万事都能顺顺当当地走下去。
他小时候淘气,是那种打架会先动手的“混小子”,为了和同学出去聊天打扑克,会在半夜趁着姥姥睡着从二楼的窗户爬下去。
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初中毕业考到了贵州艺术学院的舞蹈专业,1996年,没有任何表演基础的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
大学的时候,他和老师较过劲、作过弊,也因为看球耽误过上课,三次记过处分按道理该开除,可有个老师惜才,把他保了下来。
可到了2006年,命运的眷顾好像突然停止了。他想演《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做了不少准备,可据说被张纪中一票否决。
07年,他的父亲因为突发疾病去世。那带给他很大的打击,也迫使他完成了一次巨大的成长,以前可能看到什么自己觉得不对的,一定要好好争辩一翻,那之后他开始变得宽容,学着尊重和理解他人了。
女儿的到来让他的成长更进一步,虽然一直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个男孩子,但到了这个年纪,他开始学着往里收了。那个小时候会去拿水淹、用火烧蚂蚁的男孩子被藏起来,现在的聂远,甚至都不忍心打死飞进家里的一只蛾子。
渐渐地,他从那个沾染了一些焦躁之气的年轻演员变成了现在这个处处操心的中年演员,拍《延禧》的时候,他常和许凯、吴谨言交流戏,让他们有时间练练台词,提升自己,而且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教妃子撒娇,教太监递茶,动图都在网上传开了,大家都说于正捡到了宝,找了聂远算是赚到了。
“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时间”
他以前受过前辈的好处。
拍《天下粮仓》的时候,他们在故宫拍戏,只有很短的时间,要在早上六点前出来,结果他有段台词没弄熟,磕磕绊绊一直说不好,很多老艺术家都在下面跪着呢。导演吴子牛当时没说什么,后来休息时,他一个人走到聂远的面包车门口,对他说:“聂远你记住,你不是为了我吴子牛在拍戏。”
就是这一句话,支撑他在这条路上走过了起码十年的时间,他告诉自己,要做一个专业的演员,“在有些点上是不可以犯错的。”
他不想再做无意义的事了。爆红之后,各种合作都找上门来,他推掉了很大一部分,因为有些事对他来说,“还不如在家陪陪孩子”。他经历过这样的阶段,大家喜欢你,就把你捧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能又会把你拉下来。所以不拍戏的时候,他宁愿宅在家里,陪老婆孩子,有朋友找他,如果有可能,他也都约到家里来,给他们炒自己拿手的胡萝卜五花肉,做老家贵州的剁椒酸汤鱼。
他现在看得开了,说起曾经错失的杨过那个角色,他说或许当初自己去演,也许没那个效果呢?他越来越相信,每个演员是有自己的时间的,一个戏也有自己的时间,《延禧攻略》这部戏的爆红,不是说他聂远一个人的时间到了,而是剧中所有演员一起使劲儿,他们都到了这个时候。
出走半生,不失少年气
人的一生长着呢,人们把他遗忘的时候,他也一直在演戏,而且从未降低过标准。
《金陵十三钗》演一个士兵,脸上涂满东西,到电影播出之后,都有朋友不知道他参演了这部戏,拍戏的时候身上挂满血包,十几个小时负重拍摄,拍摄结束后不得不去接受中医的针灸治疗。
《道高一丈》的拍摄地点在哈尔滨,据说聂远刚完成上一部戏的拍摄,立马去了哈尔滨体验生活,看一线刑警怎么工作,和他们同吃同住。三九天,录音师冻得连手都抬不起,他依然坚持拍摄。
拍《延禧攻略》前,他和于正见面,于正问他为什么不保养,他平时不注重这个,听了之后回去立马敷老婆的面膜。于正觉得乾隆虽瘦但面部该更圆润,但聂远的脸上有很多青筋,他就飞去海口,找了个针灸大师给他放血,据说这样他的青筋就不会那么明显了。为了更瘦一点,拍摄期间不管到多晚,他都坚持跑个十公里。
在这个好像任何人有了名气和粉丝之后都能来拍戏的时代,聂远像守着宝贝一样守着自己学来的那套东西,演戏是要体验生活的,剧本是要琢磨的,演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的。
如今人到中年又得到大家的认可,他庆幸自己这一路上,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他也觉得这个行业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正在慢慢地回到正轨上来,又开始遵循一些准则和规律了。
身处浮世,好在有他这样的人可以沉住这一口气。
(责编:方真)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