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潘爱国正专注于又一项大工程——临摹长达十八米的《姑苏繁华图》,如今完成已近半。极细的毛笔落于轻薄宣纸上,每一个弧度都如同有工具辅助一般顺滑到位,没有半分多余的墨色溢出。为了抓准原作的精髓,潘爱国曾七次赴沈阳、苏州等地的展览,欣赏、研究《姑苏繁华图》真迹;因为容不得半点差错,许多细枝末节处,甚至要用上游标卡尺反复测量。每天伏案作画十余小时,也要待到下一个初秋才能完成这幅作品。潘爱国笑着说:“这回,我要把整座姑苏城‘搬’回家了。”
对于潘爱国而言,可以静下心来做作品,是一种“奢侈又刺激的享受”,因为“一边拍摄、临摹,一边能了解这座城市的市井生活、建筑诗意、设计哲学和心理学。”
开设书画社让技艺传承
为“再干三十年”圆下一个梦
潘爱国已经63岁,他常说:“我的心还很年轻,要再干三十年。”去年开始,他将优秀技艺积极传承,让特色文化发扬光大的念头越发强烈。
(责编:邓本奇)
![]() |
![]() |
转到 |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