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114字再现雨花英烈光辉一生 《汪烈士圹志》碑在苏州革博首展
时间:2025-11-14 08:59:51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昨天(11月13日),《汪烈士圹志》碑在苏州革命博物馆首次公开展出。114字碑文再现了雨花英烈汪伯乐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诉说着百年前觉醒年代的热血故事。

  11月13日,市民驻足观看《汪烈士圹志》碑。苏报融媒记者 朱琦/摄

  《汪烈士圹志》碑高36.5厘米,宽24.5厘米,青石材质,记载了汪伯乐烈士的生平事迹。碑文内容如下:汪烈士伯乐名德骐,原籍安徽怀宁,幼失怙恃,抚(养)于苏州苦儿院,长习教育,为教师。民国十四年,五卅惨案发生,国事日非,烈士投袂入中国国民党秘密工作,努力冠其俦。旹(时)孙传芳罗捕党员方亟。明年冬,被难于南京就义焉,年二十有七,夫人吕,子二,经羲、经农,又二载,窆于苏州安乐园。谨志。

  《汪烈士圹志》碑文拓片。苏报融媒记者 朱琦/摄

  碑文虽只有短短114字,但仍为我们重现了汪伯乐从孤儿到烈士短暂一生。汪伯乐生于1900年,苏州人,幼时孤苦无依,被送入苏州苦儿院。后考入江苏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尤擅演说,多次夺得校际演讲冠军。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汪伯乐作为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代表,加入苏州学生联合会。他白天组织街头演讲,夜晚执教工人夜校,以“启迪民智”为己任,坚信“教育是改造社会的利器”,并将这一信念贯穿终生。同时,工人夜校也使汪伯乐更深入地了解了工人的生活和思想,为其走上革命道路打下基础。毕业后,他先后任教于市立小学、私立纯一小学,以赤诚之心培育学子,深受学生爱戴。1925年五卅惨案后,汪伯乐深受触动,加入中国国民党,投身反帝反军阀斗争。他奔走于苏州城乡,发动民众抵制日货、支援工人罢工。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成立后,汪伯乐与独支领导人叶天底、张闻天等志同道合,商讨革命工作。在他们的影响下,汪伯乐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成为中共苏州独立支部第三任书记。1926年,为了迎接北伐,汪伯乐到阊门外的中华体专任教,团结老同盟会会员柳伯英等民主革命者的力量,共同进行紧张的迎接北伐的准备工作,但不幸被军阀孙传芳逮捕,最终壮烈牺牲,年仅26岁(虚岁27)。噩耗传来,苏州各界震动,其妻吕氏强忍悲痛,独自抚育两个儿子经羲、经农。彼时,经羲四岁,而经农尚未满周岁。北伐胜利之后,苏州各界于体育场举办汪伯乐烈士追悼会,并以旧长洲县署作为校址,创办了伯乐中学。后葬于葑门外安乐园,并立碑纪念。

  “据考,此次展出的《汪烈士圹志》碑应出土于苏州安乐园,详细流转经历尚待考察。”苏州革命博物馆陈列开放(文物保管)部主任查燕华介绍,该碑由“中国好人”、 苏州陈霞爱心慈善基金会理事长陈霞女士赠予苏州革博。石碑历经百年风雨,碑面文字斑驳。收到石碑后,革博即刻组织专业人士对其清洁、拓片。经专业处理后,碑文辨识度大大增强,既保留了历史痕迹,又便于观众阅读。

  “2022年,国家文物局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保护利用的意见》,其目的在于激发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利用的积极性,革博此次石碑的重现,正是积极践行上述意见精神、有效借助社会力量的一次成功范例。”查燕华说,期望并鼓励更多社会力量踊跃投身于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的伟大事业,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红色记忆光彩夺目。(苏报融媒记者 朱琦/文)

责编:严俨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