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简介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吃月饼
虎丘
曲会
走月亮
斋月宫

吃月饼

月饼是中秋的节令食品。月饼饼圆如月,象征天上的圆月,人间团圆。在苏州老式月饼下还垫有一张小纸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元朝末年,百姓不满于统治者的压迫,纷纷起来造反。当时张士诚决定在吴地起兵,他利用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每个月饼底上垫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吃月饼,杀靼子”,然后将月饼送到群众手中。老百姓看到字条,到中秋之夜就群起造反了。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以后做月饼,底下就保留了垫一张小纸片的做法。

虎丘曲会


苏州是昆曲之乡,明末清初城内昆曲流行一时,士大夫阶层均以唱昆曲为时髦,渐渐形成中秋节虎丘曲会。一边赏明月,一边听昆曲,雅俗共赏,老少靡集,成为姑苏中秋特有的雅致景况。

走月亮

一年之中,中秋景色最美。苏州妇女更有走月亮的习俗。斋月宫后,家家妇女都穿上出客衣服,或母女,或姑嫂,或妯娌,或邻居,或闺中密友相约到街上走走。有的妇女甚至在月光下散步到鸡叫天明,仍然精神抖擞,据说这样做可以祛病延年。
时至今日,苏州人仍喜欢在中秋之夜与亲朋好友一起走出家门,踏月色,看彩云,走月亮。

斋月宫

苏州旧俗,农历八月十五晚上,家家都要在庭院里,放上个小桌子,摆上香炉,供奉月饼、各式水果及苏州特产刚上市的水红菱、石榴、白果等,一家老小侍立桌旁。等月亮升上半空时,点燃香烛,妇女先拜,儿童再拜,男子一般不参加。据说是因为月亮属阴。拜完,在月光下焚烧月光纸,在市面上,中秋节那天就会有人专门出售这种月光纸,纸上画有月宫的情景,如传说中的桂花树、玉兔等。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宋)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把酒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宋)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月下独酌

(唐)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酒泉子

纳兰性德

谢却荼蘼,一片月明如水,篆香消,尤未睡,早鸦啼。嫩寒无赖罗衣薄,休傍阑干角,最愁人,灯欲落,雁还飞。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