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水+雷电,过去几天,这对气象组合没少出现,连着几天阴雨天气后。今天,阳光上线,蓝天白云。
今天是个好日子,苏州播下了一颗“金种子”。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正式揭牌
什么是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基本概况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占地500亩,规划总投资200亿元
【点击查看大图】
研究方向
●电子信息材料
●生命健康材料
●能源环境材料
科研力量
以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支撑,依托中科院等相关科研机构,整合高校材料科学优势学科力量,以及行业龙头标杆和在苏企业资源。
重点任务
1、参与建设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
2、建设材料生长与测试表征平台
3、建设器件加工与MEMS平台
4、建设仿真模拟与可靠性分析平台
5、建设尖端纤维复合材料共建共享与评价平台
6、建设生物医学平台
建设目标
一期建设(2020-2025年),集聚1000名以上的科研、技术及管理人才,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材料研发等公共平台,突破一批材料领域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和关键共性技术问题;
二期建设(2025-2030年),骨干人员规模达到3000名以上,涌现出一批标志性的原创成果,力争跻身世界一流材料实验室行列,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科技创新策源地。
为什么要建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勇于担当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
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力支撑国家重大工程的战略需求,也是苏州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责任担当和光荣使命。
★推进产业发展
江苏是材料需求和制造大省,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空间,苏州是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对高端材料需求旺盛,全省新材料产业规模约占全国的15%,而苏州在全省的比重达20%,立足材料科学领域建设姑苏实验室恰逢其时。
★提升创新能力
当前苏州创新载体支撑力度还不强,缺乏高端平台,大多数加工型生产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还比较有限。
目前,苏州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仅有3家,排在全国“万亿元俱乐部”城市的最后,建设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是苏州未来动力储备的需要。
怎么建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
★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
探索有别于传统国家实验室的全新管理架构,创新实践“主建”和“主战”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
“主建”,就是根据学科和技术方向设立研究单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开展开拓性、引领性、基础性的科学研究;
“主战”,就是组织重量级项目攻关团队跨团队协作、矩阵式管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产业技术需求攻坚克难,解决“卡脖子”瓶颈问题。
设立战略咨询委员会,由国内外知名科学家、行业(领域)龙头企业代表共同组成。
★在方向凝练上下功夫
材料领域包罗万象,无所不有、无所不在。在建设过程中兼顾“顶天”和“立地”融合发展,切实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
聚焦电子信息材料,深入对接龙头企业,重点研究自主可控的集成芯片,实现进口替代和超越;
聚焦生命健康材料,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中国药谷”;
聚焦能源环境材料,致力材料循环再生、提效降排等研究,实现新能源高效利用和能源结构转型。
★在开放合作上下功夫
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将面向国内乃至全球开放,最大限度积极汇聚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为代表的相关科研机构,协同苏州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材料优势学科力量,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优势力量,加强与国际顶级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合作交流,加速全球材料科学领域优势资源的引进和集聚,努力构建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国家实验室,打造苏州开放创新的新标杆。
新闻多一点
NEWS
今年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双重影响下,全市上下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奋力奔跑。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分解,一件任务一件任务落实,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苏州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少亮点:
●1到5月:苏州实际利用外资59亿元,增长157.5%,国际资本对苏州营商环境和良好发展前景强烈看好。
●1到5月:制造业投资增长29.2%,在东部城市、“万亿俱乐部”城市中都位居前列,制造业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
●1到5月: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1.3万家,增长41.7%,创新创业活力强劲。
... ...
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奋力夺取“双胜利”
下半年,全市上下更要撸起袖子干、迈开大步跑,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为苏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下半年大幕即将开启,奋力冲刺,决战决胜,不达目标,决不收兵。
记者:冯 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