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提货电话永远打不通,去哪里领螃蟹?标4两的螃蟹实际还不到3两,这不是欺诈吗?近日,随着阳澄湖大闸蟹的上市,蟹季已全面开始,消费者也遇到不少难题。
网友刘先生反映,朋友送了他一张阳澄南开蟹业的蟹券,本想在国庆前提货,可是商家留的400电话一直打不通,令他非常生气。
记者通过企查查APP查到了昆山阳澄湖南开蟹业有限公司的电话,一位女士回复称她将发一个新的客服电话号码,等9点后上班再拨打。
记者如约拨打电话后,客服人员解释,因经营者原因,此前预留的400客服电话已弃用,消费者要想提货需要添加一个以173手机号码开头的微信。她还解释,“我们已经主动联系了部分购买蟹券的消费者,不过大多联系不到。”
记者转告了刘先生,他连连感慨,为了吃到一只螃蟹,可谓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关。相比网友刘先生的遭遇,更多消费者面临的是商家短斤缺两、以次充好的老大难问题。打开电商平台的评论区,许多消费者吐槽买的螃蟹严重缩水!怀疑商家欺诈消费者。
针对网友反应强烈的问题,相城区市场监管局早就未雨绸缪,提前谋划,周密布置,精准施策,迅速行动,全面规范整治大闸蟹交易秩序。
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张旭大队长介绍,他们抽调业务骨干,成立大闸蟹整治专班,并每天派出执法人员驻点阳澄湖镇凤阳路、消泾、度假区新蟹王大闸蟹交易市场,开展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召开3个大闸蟹市场经营者、电商、农家乐等一系列行政指导会,发放行政提示书,及时宣传法律法规,统一店招店牌、宣传广告、包装标识、产品信息公示、明码标价、索证索票等内容,并统一制作产品公示栏、进销台帐、销售凭证,在3个大闸蟹市场及沿街门店全面推广,有效规范经营行为。
工作人员还加强了线上线下联动。“我们根据消费者投诉线索,选取重点检查对象,到他们发货地,随机拆开打包箱,现场称重,对比发货订单。如果重量差别大,马上立案调查。” 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大队大队长张旭说,此前他们检查了一家电商发货网点,随机抽查发现每只螃蟹差了1-1.5两,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违法行为最高可处罚50万元的罚款。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将注册地经营地不一致、未办理变更手续且联系不到的商家列入异常经营名录。“一旦上了名单,将会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进行公示,商家将会丧失许多交易机会。而且我们还会将此信息抄告所在网络平台,将面临由平台按照约定规则进行惩戒甚至下架的后果。”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如果是到线下实体店购买,要注意商家是否公示了螃蟹的产地、规格、价格,以及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授权的地理标志。如果是线上消费,则要查看商家资质以及买家评价,切不可为了贪便宜中了圈套。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