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你见过可以放在书桌上的“寒山寺”吗?
时间:2020-10-17 08:53:05 来源:学习强国

  寒山寺、北寺塔、兴福寺……一座座微缩古建筑模型,通过精雕细琢,跃然呈现眼前,来自江苏苏州高新区浒墅关的吴连男,用自己的微雕技术,向世人诠释了何为“匠心精神”。

  在2019年底公布的第三批苏州高新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中,吴连男创办的红木雕刻工作室凭借“微缩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入选。

  年逾古稀的他已仿造了诸多古建筑微缩模型,其中有寒山寺全景、留园等。他制作的微缩古戏台模型被昆剧博物馆收藏、微缩留园模型被苏州园林博物馆收藏。

吴连男

寒山寺全景模型

吴连男在工作中 

计划复原清代浒墅关大运河沿岸风貌景象

  三十年前与微缩古建筑模型结缘

  74岁的吴连男,介绍自己的作品时,眼神中充满了自豪。并非手艺人出身的他,在做古建筑模型之前,也做过许多其他差事,比如做过建筑工人、做过木船、在机械厂做过钳工。

  吴老先生的第一个作品——微缩版的寒山寺全景,由香樟木和竹子制作而成,桥边停泊有一艘古船,房屋门窗精巧细致。当时,吴连男花了10天时间,每天从早上五点做到晚上十二点,总共耗时190小时。“当时做这个都不想睡觉了,虽然是十天,但其实相当于两个月的工作量,这还不包括放样(按照比例缩小绘画图纸)和设计。”吴连男说。

  微缩版寒山寺全景最难做的部分就是花窗和桥,花窗薄且脆,还要雕刻镂空,各色花纹,给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吴连男对记者说:“这个花窗特别难做,需要下很大的功夫。而且古时候的窗户都是糊纸的,为了遵从历史,我就在模型的窗户上也糊了一层绵纸。当时为了做这个寒山寺模型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的,这个作品已经有30年了,现在已经有点陈旧了。”

  那时,吴连男还在浒墅关镇上的建筑队工作,建筑队效益不好,想做“第三产业”,大家都在寻找出路,“有人提议办一个舞厅,我提出做这个古建筑模型。我说的这个还和建筑有一点关系,他搞那个跳舞厅算什么呢。”吴连男捧腹大笑说,“后来这个模型做出来之后,队长看了也觉得很好,然后给我分配了两个人,说一起做这个寒山寺钟楼,一共做了十几个。”建筑队跑外勤的员工将钟楼模型拿给寒山寺周边店铺看,当时就有店铺表示想要和建筑队合作做这个生意。

  当时,苏州园林博物馆仍在建造的过程中,吴连男本打算也捐献一个寒山寺钟楼模型给苏州园林博物馆,“当时报纸上也报道了我要捐钟楼模型的事,买了钟楼模型的店家看到了这则新闻,就到公司里面去汇报,说我们是卖给博物馆的,但实际上是捐的。”建筑队的经理知道这件事后,没有经过调查,便下令让建筑队停止继续做模型。“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想法,那时图纸都已经弄好了,安排几个人手就可以批量生产,最后还是不让做了。”提起这件事,吴连男仍不免遗憾。

  苏州园林博物馆在看到吴连男的作品后,非常满意,本打算与吴连男的建筑队一起合作,做三套微缩古建筑模型。“他们说既然你们单位领导不让做了,我们就私下和你签个合同,你现在一个人在家业余时间花点工夫去做,做个一套就行了。”之后吴连男和别人合作,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为苏州园林博物馆做了一套留园的建筑模型,现在微缩版的留园建筑模型仍由苏州园林博物馆收藏。

  计划复原清代浒墅关大运河沿岸风貌景象

  “刚退休时,老伴不想让我做了,想让我把机器都卖掉,那时我已经有好多机器了。但儿子还是支持我的,他告诉母亲,父亲要做就让他做,一天到晚在家看看电视,也没有意思,做这个挺好的。”

  平时老伴在家里烧饭,吴连男就在工作室里忙着做古建筑模型,现在老伴到儿子那里带两个孙子去了。“我老伴有时候也会过来搭把手,帮忙涂一下漆,做一些简单的事。”

  “做这个主要还是因为喜欢,我想把更多的创意融入进微缩古建筑模型中。”现在,吴连男正和吴是穆老人根据清代画家王翚所绘的《康熙南巡图》,计划复原清代浒墅关大运河沿岸风貌景象。“也是想留些东西给子孙后代,让他们知道我们浒墅关也是有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吴连男说。(扬子晚报记者 张毕荣 实习生 郭嘉浩)

责编:邓本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