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今天吹东风,垃圾全吹过来了。明天吹西风,垃圾吹走了。治理河道不能靠风吹,而是要靠三方协作,合力推进。”今天(10月17日),“潮涌长三角•共建进行时”主题网络传播活动采访团走进昆山,探访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昆山实践。
长三角一体化是国家战略,江浙沪皖三省一市是大三角,中间有个小三角嘉(定)昆(山)太(仓),还有个最小的三角安亭-花桥-白鹤。花桥是昆山的花桥经济开发区,安亭是嘉定区以汽车为主导产业的工业重镇,白鹤是青浦区以农业为主的乡镇。
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机关党委书记、党政办副主任朱建平介绍,安花白三地互相接壤,而且一二三产业互补,资源互相匹配,搞城镇圈一体化很有必要。
去年4月,安花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开始协同办公。5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容涉及完善共建合作机制、党群共建、发展规划对接、生态环境改善、区域交通联动、水环境治理等。
朱建平形象地说,安花白三地多是以河道分界,过去河道保洁都是“各扫门前雪”的三不管地带,自己这一侧的河面整洁了,可是风一吹,对面的垃圾吹过来,一条河很难搞干净。借助安花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办公室推动,三地在生态环境方面、水环境治理等方面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集中执法,家门口的河道整洁了,三地的市民满意了,可谓是“三得利”。
长三角发展还离不开交通的一体化。去年年底,花桥首条跨省公交C7城市快线开通,不仅打通了花桥公交无缝对接上海公交枢纽“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方便安亭、花桥两地居民的交通出行,同时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同饮长江水,共筑一体化”!朱建平介绍,考虑到两地交通的潮汐现象,花桥正全力推动与上海的断头路对接,尽快打通进上海的断头路,有效缓解交通堵点。今后花桥续将持续完善系统、有序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在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闯出一片广阔天地。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