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海淘商品还安全吗?别怕,取件前已全面消杀、消毒
时间:2020-11-10 19:02:14 来源:名城苏州网

  v2-c7aa20b0c56f95bcede8eeb60f789426_1440w.jpg

  名城苏州网讯(记者 熊曙光)近日,天津上海接连发现新增本土病例。值得注意的是,病例曾在机场范围内工作,或被进口商品携带的病毒感染。双十一将至,海淘、代购的商品将大量到港,海关如何进行防疫,消费者收件后如何消杀,成为许多网友关心的话题。

  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已检出20多起

  据天津市防控指挥部通报,11月9日,天津新增1名无症状感染者,为货车司机,曾到一家冷库拉货。

  从冷链物流环节中检出阳性新冠病毒,并不是偶然发现。从公开报道不完全统计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起相关事件,自8月开始,冻鸡翅、冻去骨牛肉、冻带鱼等逐渐出现在名单上,地域来源覆盖巴西、挪威、俄罗斯、印度、印尼等多个国家。

  在今年10月青岛疫情中,我国在世界上首次找到充分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接触进口冷冻食品会被传染吗?

  天津病例是否因接触进口冷冻食品被传染?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从目前披露信息分析,该病例有可能是因接触被病毒污染的进口冷冻食品外包装导致的感染。不过,还需通过基因测序来检验病毒的RNA,溯源对照病毒后才能证明,目前尚无定论。

  随着双十一的来临,将有大量国外商品通过“海淘”“代购”等方式来到国内,如何避免病毒通过冷链食品“进入国门”,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为降低新冠病毒通过进口冷链食品“进入国门”的风险,此前有关部门已发出通知,要求对进口冷链食品运输工具和包装全面消杀,在进口冷链食品首次与我境内人员接触前实施预防性全面消毒处理。

  收到海淘商品该咋办?

  国外疫情仍在肆虐情况下,为何不“一刀切”禁止冷冻食品进口?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日均消耗进口冷冻食品数量巨大,暂停进口“一刀切”的做法不切实际。另外,目前监督抽检力度足够大,能保证早发现、早处置,切实防止了病毒通过冷冻食品交易进行传播。

  那么大家在取件后,应该怎么做好防疫工作呢?业内人士提醒,海淘、代购境外国家或地区商品包括购买境外冷冻食品,要关注海关食品检疫信息,做好外包装消杀,触摸眼、鼻、口前要先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煮熟煮透确保食品安全,厨房要保持通风,必要时进行环境和餐具炊具消毒处置。

责编:熊曙光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