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州“绣郎”28幅苏绣“惊艳”亮相
时间:2020-11-28 22:58:28 来源:看苏州移动端

  【看苏州专稿 文/卢奕】

  “啧啧,太细腻了,色系特别明亮、层次感太分明了,像真的油画一样”,今天(11月28日),2020中国(苏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苏州“绣郎”沈德龙捧出的28幅苏绣精品,引得观展市民频频驻足欣赏。

  

  老苏州说“想起家的味道”

  上午10点,展馆里已是人流如织。在展馆入口处一个名为“古吴绣皇”的展区,不少市民都驻足停留,仔细欣赏起来。

  

  

  “这光影、这针脚、这层次感,太有感觉了”,老苏州水中月今天一大早,特地从木渎赶来观展,他拿出手机对着一幅名为《神曲》的绣品按起快门,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幅《神曲》,是沈德龙耗费十年光阴,匠心孕育,也曾获得南京《艺博杯》特别金奖。

  

  

  “以前家里条件不好,家里十口人,全靠这个苏绣养活。小时候半夜起床上厕所,还看见妈妈在刺绣”,水中月告诉看苏州记者,“苏绣不仅是苏州人要好好传承的技艺,也是要弘扬的文化,可惜现在能专心坐下来刺绣的年轻人不多,今天看到这些作品,太惊艳了。”

  

  一位貌似懂些许针法的徐先生盯着一幅《丰收》绣品,仔细研究起来,“这篱笆里的颜色层次这么分明,是怎么做到的?看着像乱针针法,又好像还有别的针法融合在里面,这么细腻,太厉害了!”

  

  28幅作品 “匠心”在背后

  市民们看到的这些绣品,正是绣郎沈德龙此次捧出的精品。

  这幅作品《回眸》首次挑战人物肖像,也是首次公开亮相。

  

  空白的塔夫绸上,沈大师以线代色,以针代笔,将素描的绘画原理与刺绣技艺相结合。虚实绣,平绣、绞针……变换自如,疏密有至,色彩自然过渡。“头发与脸部采用了我独创的三散针法,绣制五官的轮廓和眼神时,用线为2丝~2毛毛,针距短0.2~0.01cm。”沈德龙说,这让回眸一瞬间的少女情怀,显得惟妙惟肖。

  

  师徒合力,作品《圣女》有了新生命。维也纳画家克林姆特的这幅作品,遇见了苏绣居然有了特别的意境,它即将参加今年的《艺博杯》比赛。

  

  “克林姆特的作品色彩搭配、笔触运用,画面的装饰性都很强 ,带有后期印象派的感觉。”沈德龙说,“要体现这种装饰性,我在刺绣过程中就用到油画的功底,这跟传统刺绣有很大不同。”

  

  “脸部最难绣,专业的画家对脸部的形定得比较准,眼部针距要短到1毫米 ,差一点点的话脸部就会变形,而且人物绣作品中,人的脸部又特别重要,”顾晓贤说,“我们都没有这个功力去绣人脸,一定要靠师傅才行。不然,绣不好肯定要拆掉重绣,又费工时”。

  

  这幅经典名画《贵夫人》,则是他与夫人的“姻缘线”。

  2003年的春天,一位台湾老者来到沈德龙位于苏州的工作室参观,被这幅《贵夫人》所震慑,随即说道:“像,真像!”不久后,这对夫妇带来一位女子,就像从镜子里走出来的《贵妇人》。

  “这便是我后来的妻子,好像是我无意中绣了自己心中的女神,然后她就走来了。”沈德龙笑着说,“妻子是台湾人,这是千里姻缘一‘针’一‘线’牵啊!”

  

  “双面”绣郎 潜心回归

  要为党庆生

  事实上,沈德龙是苏州人熟悉的苏绣大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承创新,致力发掘苏绣艺术特征,将油画和刺绣相结合,创造了苏绣“三散针法”,把原稿超凡的构思、意境与丝线完美结合,每一幅作品背后都有说不尽的故事。

  

  从艺25年,沈德龙把自己绣成了一幅苏绣“双面绣”:A面,那是以苏绣大师而存在,把西洋画的技巧引入苏绣之中,绣出了大批融汇东西、震惊中外的苏绣作品,仅一幅《蒙娜丽莎》就拍出千万;B面,他创立了苏绣“古吴绣皇”品牌,用十年时间开出了28家专卖店,成为苏绣行业的领军企业。

  

  今天的工博会上,有记者问大师,苏绣如何与世界接轨,如何能在世界立足?沈德龙笑着回答说,“现在有很多学设计、学绘画专业的年轻人都加入到苏绣这个传统工艺,赋予了苏绣许多创新元素,有了设计感、创意的苏绣,可以不断去走向市场,走入百姓家里,而不是窝在‘传统守旧’里,这都是苏绣‘走出去’的星星之火,我的孩子们也都在学。”

  沈德龙说,这几年,自己也已经潜心回归创作。“画一幅油画,将它变成苏绣,要办一个‘油画-苏绣’中西合璧展”,沈德龙说,“我明年还要为党庆生,巨型油画已画好,同题的苏绣作品也正在创作中。”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