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驳连绵的古城墙是苏州古城的见证,更是古城的标志与瑰宝。
近日,胥门南段城墙绿化处置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啦!
先来看看施工前后对比↓
施工前绿化杂乱
施工后绿化整齐有序
施工前植物根系撑开了砖块
施工后隐患被清除
胥门位于苏州城西万年桥南,为春秋吴国建造都城时所辟古门之一,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重建,明、清重修。1982年,胥门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与盘门同为苏州保存至今的古城门。
其中,胥门南段城墙位于百花洲公园内,长度约305米,宽度约17米。
近年来,城墙上野生树种较多,尤其是构树,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根系撑开城墙砖块导致墙体变形,对城墙造成了损害,还存在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城墙上的树木生长时间较久、树冠巨大,每年汛期、台风天气都存在树木倒伏、城墙坍塌的威胁,并且由于树木杂乱,养护及移植难度很大。
根据2018年3月1日起实施的《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相关条款,古城墙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不得种植危害古城墙安全的植物;已种植的树木危害古城墙安全的,经园林和绿化部门批准后,可由保护管理责任人进行砍伐或者移植;现有自然生长的植物影响古城墙安全的,由保护管理责任人负责清除。
为此,今年8月下旬,胥门南段城墙绿化处置项目启动,工期约两个月,共计倒伐构树、苦楝、泡桐等树木577棵,修剪乔木696棵,清理杂草约9741.6平方米。
如今,经过清理修剪后,城墙上的绿化不仅变得整洁有序,还清除了汛期和台风天气的安全隐患。该项目的顺利竣工也将进一步有效地保护胥门南段城墙砖石结构和墙体,在确保周边居民更安全游玩的同时,更好地展现苏州古城墙的风貌。
胥门南段城墙是不同时期城墙建造工艺的集中体现区域,为了做好该段城墙的保护,验收会后还召开了胥门南段城墙保护性修缮项目方案专家论证会,经讨论,专家组原则同意修缮设计方案,下一步将有序推进城墙修缮保护工作,努力恢复该段古城墙历史风貌展现给广大群众。
根据苏州市测绘院实测,古城墙周长约15204米,根据《苏州古城墙保护利用规划》勘察,已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墙约1277米,其中盘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胥门为省文物保护单位、阊门遗址和金门为市文物保护单位;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砖石城墙约831米,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土城墙约3196米;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墙遗址地表为绿地、广场,此外还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区域被建筑、城市道路等占用。
根据《市政府关于公布苏州市古城墙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把城墙划分为10段,包括盘门、胥门、金门、阊门等文保单位,分布于沧浪、金阊、平江、双塔等街道辖区内。
近年来,姑苏区积极推进古城墙保护各项工作,加强对城墙的保护与管理,
落实保护条例
出台《姑苏区、保护区贯彻落实、目标责任实施方案》。
工作内容:在古城墙保护方面形成了15项任务责任清单,细化古城墙保护工作内容。
负责人员:按照分段保护原则,明确各古城墙段对应的保护管理责任人,并多次召开古城墙保护工作会议。
科学指导:编制《苏州古城墙保护利用规划》,通过现状分析与评估形成保护规划、展示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规划,为古城墙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完善城墙档案
城墙档案:对古城墙的基础信息和分布情况以及保护利用现状、保护和管理责任人等情况信息进行普查,并建立城墙档案信息库,推动完善城墙长效保护与管理机制。
检测系统:利用现代化监测手段,建立城墙监测系统,对胥门、阊门、金门三段城墙开展位移、沉降、倾斜变形监测,埋设监测点位设施、采集分析监测数据,为古城墙日常养护、管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发挥重要作用。
推进城墙修缮
做好应急抢险修缮:针对胥门南段、阊门南段城墙雨季出现的险情,集合市、区、街三级力量,邀请专业文保修缮单位,共同研究抢险方案,实施抢险施工,有效防止了险情扩大。
谋划城墙保护利用:起草“专诸巷特色文化街区(阊门南段城墙)保护更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与城墙文化相结合的区域开发利用。
加强文化宣传
法制漫画读本:《苏州市古城墙保护条例》颁布后,姑苏区编印条例单行本和古城保护法治漫画读本,形象宣传古城墙保护条例。
保护宣传活动:开展“千年古城墙,万代文化地”古城墙保护专项行动,制定宣传活动计划,组建志愿者队伍,在消除安全隐患的同时营造全面爱城墙、护城墙的浓厚氛围。
春联征集活动:开展城墙征春联活动,联合西安、正定、开封等8个城市共同举办首届“中国城墙全球征春联”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征集春联,并进行评春联、写春联、挂春联等活动,进一步展示地域文化特色,扩大城墙文化影响力。
千百年来,苏州古城墙都是一张不可复制的姑苏名片,更是每一个苏州人的故乡回忆。
做好城墙保护,姑苏区还将继续努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