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开工建设,在苏州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播下了生物医药的种子,当下,苏州加快布局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对标“全球药谷”美国波士顿,出台《全力打造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地标实施方案(2020-2030)》,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打造成最具代表性、最具竞争力、占领制高点的产业地标。
经过十多年来的精心浇灌,这个种子终于迎来了它的破土发芽茁壮成长。
今年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成绩亮眼,根据苏州市“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企业库”企业数据统计显示:
前三季度苏州市近3000家企业已实现营收1720亿元,同比增长24%,工业产值1310亿元,同比增长25%,已完成全年目标86%。
1-10月全市医药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6%,为各工业产业门类增速最高。
今年全市还新增10家生物医药上市企业,新增数量历年最多,总数已达43家,其中2018年以来港股上市医药类企业14家,占全国一半。
全市生物药总产能近10万升,占全国份额超30%。
任何一座标杆城市的诞生都离不开战略性、引领性产业的支撑。30年前,苏州踏准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将电子信息产业打造成了第一支柱产业。30年后,苏州这个“弄潮儿”再次踏上“冲浪板”,迎接生物医药的滚滚浪潮,今年对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是具有非常重要意义的一年。
再造一个万亿级的产业,苏州提出支撑未来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目标:
2022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4000家,产业规模突破2800亿元,成为国内获批产品最多、产业链最完整、研发合作模式最新的生物医药集聚区,争创国家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5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6000家,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和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2030年:力争集聚生物医药企业超一万家,产业规模突破一万亿元,实现生物医药领域的国际高端人才在苏州集聚创新、一流创新企业在苏州集聚发展、多元创新要素在苏州集聚融合、重大创新成果在苏州集聚涌现。
为达此目标,苏州市工信局强化市级统筹和协调,建立“八个一”推进机制,全市各板块各部门协同发力,形成了全市上下通力打造“中国药谷”的良好局面。工作中,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向结合,各项举措见实效:
瞄准“痛点”
做强做大企业规模。建立多维度、广覆盖的筛选指标体系,开展生物医药地标企业遴选,针对遴选出来的潜力地标企业,提供精准“保姆式”服务,着力培育一批竞争能力强、品牌影响大、质量效益好的地标企业。
瞄准“难点”
努力提升临床服务。鼓励医工结合协同创新,大幅提升临床试验能力,着力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全力打造国家级试验基地,计划五年内实现全市具有“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证书”医疗机构15家以上、各市(区)均拥有一家以上获得临床试验备案的三级医院,为苏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丰富的临床服务资源。
瞄准“堵点”
提高审评通关速度。借助自贸区苏州片区发展机遇,抓住苏州市成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机会,积极对接国家和省药监、海关等部门,全力争取省级药械审评分中心落地设立,争取B、C类特殊物品出入境审批权下放至苏州海关和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加快产品审评审批速度和药品通关速度。
瞄准“断点”
加强核心环节突破。成立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瞄准建设国家级实验室目标,高水平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加大对生命健康材料的研究。同时还加大对核心技术攻关、高端医疗器械、制药设备及医疗装备的产业化支持,加快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制一批重大创新产品。
经过多年培育,苏州已成长为国内领先、全球重要的生物医药创新高地,涌现一批国内领先的创新成果,未来3~5年内,这些成果将陆续转化成产值、营收。
苏州生物医药产业预计全年营收可超2000亿元,产值超1800亿元,增速高于往年。在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排名中,苏州工业园区首次在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获双项第一。(看苏州时政专稿)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