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经济薄弱的扶贫村,到家家户户住别墅,人均年收入4.8万元以上的富裕村,真正实现了村强、民富、景美、风正、人和……
在把一个贫困村变成经济强村的同时,他又将扶贫的目光伸向偏远贫困的山区,“光我富了不行,我要帮助大家共同致富。”
这个村就是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港村,这个人就是善港村党委书记葛剑锋。近日,他被江苏省委宣传部授予江苏“最美人物”称号。名城苏州网记者采访了这位最美村书记,分享他带村民致富以及助力扶贫背后的故事。
“果子还在树上,订单就一张张飞来哩!”
“咱村的贫困发生率从34%下降到0,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彻底告别了贫困!”
这是葛剑锋“整村帮扶”的成绩单,也没有枉费他这么多年来在全国六个扶贫村200多次累计30万公里的“跑男”行程。
(葛剑锋为国务院扶贫办示范培训班授课)
让善港是脱贫经验启示其他贫困村
思绪重新拉回2012年。
当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并把脱贫攻坚列为国家战略。
面对党中央吹响的脱贫攻坚集结号,一个强烈的心愿立即从葛剑锋的心底升起:善港的脱贫历程,是否能给其他贫困村一点小小的启示呢?
正是发自这一内心的愿望,葛剑锋和善港村的“两委”班子成员,在带领本村父老乡亲同奔致富路的同时,开始了投身于脱贫攻坚事业的征程。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江苏省五方挂钩、南北挂钩,到处都有善港人的身影。
(葛剑锋与安塞区沿河湾镇侯沟门村结对)
葛剑锋和善港村对外帮扶的第一个村是陕西省安塞县沿河湾镇方塔村。那里苹果质量好,但价格卖得很低。为了解决他们的产销问题,葛剑锋决定引入山地苹果绿色基因和品牌化营销模式。他联系了西北农大、日本农文协对方塔村苹果种植的核心技术提升,并通过认证获得了有机证书,这让苹果的“身价”一下子翻了几倍。
(葛剑锋帮扶指导的安塞苹果)
紧接着,葛剑锋又联系专业团队给苹果统一包装、统一分检,提升综合品质与档次,一下子就把苹果从每公斤8元钱拉升到20元钱,而且还供不应求!方塔村党支部书记白光荣跟葛剑锋说,做梦也没想到能靠种苹果发家致富。
接下来,善港村扶贫队走过一站又一站。第二站:井冈山沃壤村,第三站:陕西安塞区侯沟门村,第四站:湖北咸丰县杨柳沟村,第五站:贵州沿河县高峰村,第六站:江苏省丰县二坝村,每个村都留下了葛剑锋深深的足迹,这一连串坚实的足迹,把善和爱汇成了一连串最美丽的风景。
(葛剑锋带领工作队在高峰村驻村扶贫)
扶贫就是要对自己再狠一点,对群众再亲一点
帮助村民富口袋这只是葛剑锋的小目标,帮助他们实现“强富美”的乡村愿景才是他的大志向。2018年东西协作帮扶,善港村和贵州深度贫困村之一的沿河县中界镇高峰村结缘。
当年3月,葛剑锋率领由15人组成的扶贫工作队奔赴高峰村。一进村,所有人傻眼了:牛粪遍地,垃圾乱倒,蚊蝇乱飞,老鼠乱窜。村民世代缺水少地,看天吃饭,看到队员时神情冷淡,爱答不理。
葛剑锋为高峰村绘制了“三个定位”蓝图,即沿河县“精准脱贫示范区、全面振兴样板区、东西部协作典范区”。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底,善港村已向高峰村派驻工作队14批次、210人次到高峰村驻村扶贫。
(葛剑锋同高峰村致富带头人交流蔬菜种植)
“扶贫就是要对自己再狠一点,对群众再亲一点。”这是葛剑锋常常对大家说的话。葛剑锋带着扶贫工作队队员彻底把自己变成高峰村人,村民吃什么他们跟着吃,村民下地干活他们抢着干,村民几点睡他们只晚不早。队员们有的血压飙升到190,有的被毒蚊子叮咬高烧不退,有的女队员想孩子深夜偷偷流泪,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说过一句抱怨的话。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生产力!葛剑锋带领扶贫工作队凝聚起高峰村全部党员群众的力量,在缺水少土的高峰村建成了“两园三业”。600亩的产业、每年30到50万元的集体收入、300多期文化课堂、垫高了20米建成的1000多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总结起来是一个个数字,但其中凝结的是葛剑锋们扶贫工作队的心血!
2019年底,高峰村高质量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4%下降至0,人均收入比2017年底翻了两番,彻底撕掉了贫困的标签。
授人以渔,创办农村干部学院“造血”
几个村富叫不上富,全国村都富了才是真的富。随着帮扶愈加深入,葛剑锋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输血”能缓一时之难,“造血”才能解永久之困。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就要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
2018年3月,葛剑锋带头创办善港农村干部学院。一个以推广复制善港村脱贫扶贫经验、致力于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基层党建带头人和各类农村干部的“农村大学堂”享誉全国。这也是善港村深入推进“五位立体”整村帮扶实践的目标和理想——让善港村精准扶贫案例成为“活”的教科书,推动精准扶贫“整村帮扶”的“善港思路”在全国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
(葛剑锋为善港农村干部学院培训学员现场授课)
田间就是课堂,农民就是老师。有一次在善港农业基地的扶贫培训现场,来培训的沿河县土地坳镇五四村村支书王贵和说:“我们村土壤好、水域好、水稻产量高,我想回去后在村里搞块试验田,种植你们的有机水稻。”为期12天的培训结束时,葛剑锋就把水稻种子送到王贵和手中,并详细告知了种植要求。今年,王贵和种的水稻获得了大丰收,大米也卖出了好价格。
(学员在干部学院培训)
学院目前已培训来自西藏、甘肃、贵州、青海、江苏等全国各地学员达到102期、万余人次,他们都带着“善港经验”回乡创业致富,致富带头人培训学员创业成功率达到85%以上。
(葛剑锋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光荣属于劳动者,幸福属于劳动者。善港村党委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葛剑锋荣获了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荣誉,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谈到扶贫攻坚初心,葛剑锋目光坚毅)
记者问他“为了扶贫这么拼,你到底为什么?”葛剑锋说:年轻时,我为挣很多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而带领更多人努力拼搏、辛勤工作,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就是我这些年的真正所图。我为的是人生中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些东西!
葛剑锋和善港村,一直奔跑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路上!(名城苏州网 记者 熊曙光 图文报道)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