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这五年·我和我的城 | “老谭”和他的江南戏剧梦
时间:2021-09-22 13:54:29 来源:引力播

  以江南话剧演绎江南文化,苏州首家民营话剧团5年精彩蝶变——

  文化江南绽放戏剧之花  

  晚上7点,夜幕降临,老谭戏剧工作室的导演和演员们在苏州戏曲传承中心剧场排练厅开始了排练。在这部即将上演的诗剧《凌波不过横塘驿》里,段光奇饰演奉命出使金国的苏州诗人范成大,他身穿一身全黑的训练服,与另外两位演员对戏,时而慨然长叹,时而大声疾呼,浸入南宋风雨飘摇的紧张氛围里。编导谭伟民靠在窗前,手拿剧本,对他们念台词的音量和节奏作出细微调整。

  全职的主创团队、火热的票房市场、遍及华东一线剧场的巡演,这些是谭伟民和段光奇于2016年3月创立“老谭戏剧工作室”时不曾预料到的,至少,他们没有想到会发展这么快。作为苏州首家民营话剧团,5年时间里,老谭戏剧工作室保持着每年一部大戏的创作频率,推出了《霾城往事》《王阳明下山》《少年行》《没有告别的仪式》《大唐行·姑苏城外》《大唐行·能不忆江南》等多部原创话剧,不仅在本土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和知名度,还将这些刻有江南印记的作品带入了全国各地的剧场。  

  做精做细 才能直击心灵

  “从事喜欢的事业,忙点累点也没什么”“我们这个团队是要做精品的”“希望每一部作品都掷地有声,产生它的价值和影响”,谈起创作心路历程,段光奇像机关枪一样讲个不停,而谭伟民温言细语,不紧不慢。在剧团里,段光奇既是演员,又是制作人,负责从前期策划到后期营销的全产业链工作,谭伟民则主要担任编剧和导演。

  谭伟民来自山东,段光奇来自内蒙古,20年前,他们相识于苏州科技大学的新程剧社。坚持原创、注重品质,是他们在学生时代就树立的理念。段光奇认为,“纯娱乐性质的快餐喜剧或者职场白领闹剧只是初级形态,艺术工作者更应该关注社会热点,深入到具体的生活领域中,创作对民众的精神生活有价值的作品。”后来的创作中,昔日同窗在《少年行》的战场上重新相遇,机器人和名侦探在《没有告别的仪式》中产生奇妙联结,不管是讲述过去还是未来,不管是现实主义还是表现主义,它们都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为了让剧本更好地打动观众,提升演员团队的专业能力成为剧团在创作之余的工作重心。每场排练之前,谭伟民都会先进行一段时间的表演技能训练,“我们摸到一块木板,它微微有些肌理,这是怎样的感觉?在哪个位置发生?”接下来,他们把木板撤掉,去重建这种感受,从生理到心理,从动作到情绪,完成近似于生活中真实的表达。段光奇说,“看起来比较沉默,实际上这种训练方法对演员的帮助很大。专业一定要做精做细,正是这些幽微的细节,才能带来眼前一亮或直击内心的效果。”  

  从0到1 是件了不起的事

  听说段光奇想在苏州创立剧团,谭伟民的第一反应是“不支持”,当时苏州的话剧市场上,少有原创的中长篇作品,观众群体也没有关注本地戏剧的习惯。回想起来,谭伟民说,大部分的创作者“不得其门而入”:“我们过去认为,除了北上广深,话剧团好像应该是国有的,民营团体想要进入专业剧场,连怎么申请、怎么报批都不知道。”

  但段光奇有自己的想法,2014年回到母校苏州科技大学担任音乐学院院长助理时,他已经在北京的院团和演出行业积累了近十年的运作经验,他认为戏剧的未来在民众市场,如果要做自己的作品,就一定要走商演道路,真真正正进入市场。他被谭伟民比喻为剧团的“发动机”:拉来朋友赞助、争取各方资源,最终将老谭编写的话剧《霾城往事》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部作品。

  2017年4月28日,《霾城往事》在苏州昆剧院首演,“第一部剧,肯定亏钱”,段光奇有心理准备,“我们用了北京常见的一个演出周期,连演9天,前几天还好,但后面票房就不行了,愿意买票的人只有那么多。”

  他们很快面临更大的资金压力,2018年的《王阳明下山》是小剧场中的大制作,长达4个小时,18个演员出演30个角色,有五幕舞美换景,成本很高。但回报也是巨大的,这部作品入围第二届苏州文华奖展演,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为剧团打开了局面。

  《王阳明下山》是一部“理想主义者的奇遇记”,这句宣传语或许同样适用于它的主创们,即便迷雾重重,他们能用热爱照亮前方。谭伟民感叹说:“从0做到1,这是件了不起的事。”  

  地道江南话剧 不是煎饼上撒葱花

  “浩浩姑苏民,郁郁长洲城”,新剧《大唐行·能不忆江南》里,银发如霜的白居易回忆起江南的旧时风景。这部诗歌话剧与《大唐行·姑苏城外》是姊妹篇,从避难江南的李白、夜泊枫桥的张继到苏州刺史韦应物和白居易,古诗吟诵融入话剧中,重现“江南第一雄州”的盛唐气象。

  老谭戏剧工作室提出了“江南话剧”的概念:即基于江南文化创作江南戏剧作品。谭伟民说:“有人会觉得,编个地方文化的戏很容易,在剧本里加入吴语、昆曲等地方元素,就像在煎饼上撒点葱花。可我们要做的是深入研究,尽可能回到历史现场。”《大唐行·姑苏城外》触到了公元857年霜降时节后半夜的寒意,听见了大运河畔数以万计难民的哭声,进而诠释出“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家国情怀。正是倚靠这种对于江南文化的感知力,老谭在作品中勾画出苏州城在温柔之外的风骨,展现出穿越千年的“人的生命力”。

  在本月底的第四届江南青年戏剧节上,《大唐行·能不忆江南》与另外七部作品一起组成了“本土戏剧竞演”单元,将让观众看到苏州原创话剧的蓬勃力量。2018年以来,老谭戏剧工作室已有四部作品入围青戏节展演,获得了场地和资金的支持。依托新政策,老谭戏剧工作室的导演和演员评定了专业职称,今年,他们驻场演出的苏州戏曲传承中心剧场也入围了“江南小剧场”名单。段光奇说:“我能感受到苏州越来越开放积极的戏剧创作环境,如果没有这些政策和平台,我们的团体不会有这么快的发展。”

  如今,工作室出品的剧目已演出200多场,走入上海、常州、嘉兴、湖州、合肥等多个长三角城市,与近五万名观众见面。舞台之上,他们扮演形形色色的古今人物,用心演绎江南韵味;剧场之外,关于梦想与坚持的故事,每天都在这片热土上演。  (苏报融媒记者 周缘 钱茹冰/文 倪黎祥/摄)

责编:邓本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