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一城一诗长江行之常熟
时间:2022-07-11 16:56:05 来源:苏州地情网

  过海虞

  沈玄

  吴下琴川古有名,放舟落日偶经行。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

  齐女墓荒秋草色,言公家在旧琴声。

  我来正值中秋夜,一路哦诗看月明。

  这流传甚广咏常熟的名诗,为明代诗人沈玄所做。诗题中的海虞,及诗中的琴川,都是常熟的别称。常熟,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腹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这短短十四个字,却恰到好处的勾勒出了这座古城的筋脉:虞山高卧,曲水经流,山水相和。

  “江南福地、常来常熟”。这颗镶嵌在江南大地上古老而璀璨的明珠,以其悠久的人文历史、秀丽的山川景色、丰饶的物产资源饮誉江南,享有“世上湖山、天下常熟”的美誉。从古至今,邑内外名流、文人墨客赞美常熟的诗文及题留洋洋大观,不胜枚举。

  十里青山,有仙则名

  与虞山最初的相遇是在诗词里,“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吸纳七弦的琴川河奔流入海,绵延的虞山苍翠如黛,蜿蜒入城,一幅泠然山水图便在眼前徐徐展开。

  虞山,古称乌目山,又称海隅山。海隅即海边,数万年前,虞山由长江口外的一座孤岛,演变成海边的一座孤山,古人因之称海隅山。因植被葱茏,山体墨绿,故又称之为乌目山。范仲淹的《留题常熟顶山僧舍》中,首句“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描绘的对象即位于太湖百里之外平原涌现的虞山地貌。

  今天的虞山耸峙常熟市境中部,与东南方的昆承湖、西南方的尚湖交相辉映。全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6.5公里,宽3公里,是长江三角洲前沿平原上延伸最长、海拔最高的山体。虞山的山体南西短而陡,山势险峻,具有大山的磅礴之势,给人以震撼之感;而北东坡则长而平缓,其间多洞泉瀑布,也更加灵动。

  虞山最高峰望海墩海拔不过261米,比之几大名山而言,远算不上高峻。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虞山承载的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让他无愧于“吴文化第一山”的美誉。

  公元前11世纪,商代末年,周太王钟爱幼子季历之子昌,泰伯、仲雍体恤父意,主动避位于姬昌,“乃奔荆蛮”,断发文身,与民并耕,将文明的火种播到南土,使长江流域在历史的长河中占得一席之地,是当之无愧的吴地始祖。

  仲雍去世后葬在常熟乌目山,因仲雍又名虞仲,乌目山便改名为虞山,以纪念仲雍。然而虞山所记载的历史并不止步于仲雍。转过仲雍墓后朝北走,便是言子的长眠之处。言子名偃,是孔子三千弟子中唯一的南方人,也是孔门十哲之一,更有着“南方夫子”之称。继续行走,还可以在仲雍墓南侧看到吴国第一代国君周章陵墓。而沈玄诗中“齐女墓荒秋草色”里的齐女墓据考证也在著名的辛峰亭下,相传齐景公的爱女远嫁吴王阖闾的长子,终日思家,忧伤成疾,临终前求葬于虞山之巅,以北眺母国,吴王如其所愿,将她葬于此。当沈玄乘舟路过虞山,看着夕阳残照,山河无声,再由齐女求葬于虞山之巅的故事联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也是油然而生吧。

  除却上文所述的古墓外,虞山的深林浅谷间还有“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明末清初文宗钱谦益、两代帝师翁同龢、小说家曾朴墓、中共特科奇才李强等的墓穴。仅环虞山一圈就有20多座名人墓,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历史名人墓区,也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丰厚底蕴。

  深山藏古寺,云里听梵音。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都湮没在历史的烟雨中无迹可寻。然而,在虞山西北麓的破龙涧旁,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兴福禅寺”却依然尚存。因其寺在破龙涧旁,故又得名“破山寺”。唐咸通九年懿宗御赐额“兴福禅寺”,此后兴福寺便成为江南四大名刹之一。但让该寺庙为天下皆知的却是《唐诗三百首》中的名篇《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当年常建闲游至此处,听得林间的清啼,入目是禅寺空幽,诗性得来,就此题写了名篇。而其中的千古名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更是造就了“曲径通幽”和“万籁俱寂”两个成语。这首诗让常建在全唐诗里占得一席之地的同时,也成就了破山寺的名声。到了北宋,书四家之一的米芾书就此诗刻碑于此。诗意空灵幽寂,情景交融,书法体势骏迈,意趣盎然,后来又为乾隆时著名碑刻名家穆大展所刻,刻工精微,深得诗书神韵,时人称为“三绝”碑,碑亭又称“米碑亭”,流传至今,成为兴福寺一宝。

  琴川七弦 古城如歌

  “虞城枕山麓,七水流如弦。昔人肇嘉名,千古称琴川。”

  常熟古城紧挨虞山东南,山上溪水顺山势东流,形成七条小溪,横列似琴弦,流入运河后汇入长江,百姓枕河而居,七溪汇入的运河称为“琴川河”,因此,古城又称“琴川”。

  常熟古城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城史,西晋时即为当时海虞县治所在地,唐武德七年(624年),常熟县城自长江边的福山移至海虞城,即今天城区位置,围以木栅,为县治所在,此后地点历代未再改变。元末明初腾山筑城墙,虞山最南部的一些山体也囊入城中,固有“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形胜。

  明清时期,城内水道纵横,坊巷幽深,人家枕河,小桥流水,黛瓦粉墙,端的是一派安居乐业,岁月静好。而百年后的今天,岁月无声流去,在常熟古城区、老街巷也还依稀是故景如旧的模样。琴川河穿城而过,小桥流水举步可见,雅园古巷点缀其间。小河窄街,街河并行,傍河构屋,青砖黛瓦,桥含远山,水留塔影,一幅婉约柔美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又出现在眼前。

  古城的古,不仅在于建城历史的久远,更在于这座城市各个时代留存至今,依稀可寻的旧迹。唐代学者陆广徽在《吴地记》记载常熟最早的名人旧居——言子故居:“常熟县北一百九十步,有孔子弟子言偃宅,中有圣井,阔三尺,深千丈。傍有盟,盟北百步有浣纱石,可方四丈。”言子用他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常熟也以“学道名邦”闻名于世。如今的言子旧宅经历了岁月洗礼,深藏于老城区的东言子巷内,是言子及言子文化家族核心纪念遗址“活化石”。

  如果说言子旧居是常熟上古时期的符号,那么屹立在城中的方塔,则是镇守了古城近千年的地标。方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常熟邑城西北为山,东南有湖,“客位高,主位低”,在城内立塔为镇,遂建塔。故崇教兴福寺塔成为现存为数不多的中国早期风水塔实例之一。“闻古塔风铃,思千古幽情”,登塔拾级而上,古城风貌尽收眼底。方塔与宋代古井、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

  说到古城,自然也少不了古建筑,在古城南部还有一座一所保存较完好、具有典型明清时期江南建筑风格的宅邸,它就是清代两朝帝师、状元宰相翁同龢的故居。这座七进的院落布局规整,回廊曲折,古朴素雅,置身其间,不由自主便忘却了尘世的繁杂与喧嚣,品味着这座古宅的宁静淡远,仿佛也回到了百年前幽静的江南。

  宅邸的主厅綵衣堂也久负盛名,堂内梁、枋、椽处的包袱锦彩绘极具艺术价值,是江南苏式彩绘的代表作和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全市第一家国家级文保单位。

  进入近代以来,城市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变化和扩展,但护城河以内的古城风貌依然得到最大的维护。

  水旱无虞 岁岁常熟

  江南一带因其气候、土壤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利于农业发展,自古以来便被誉为鱼米之乡。位于长江边的常熟,则更是地理条件优越,从地名就能看出该地农业的发达。

  常熟的县名最早始于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年),以南沙之地置常熟县,县治之地设南沙城,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取自“原隰异壤,虽大水大旱,不能概之为灾,则岁得常稔”之意。城内河道众多交叉,又有浩渺大湖和开阔的平原,即使境内南部地区低洼,但西北部与东北部略高,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即使有水旱,也不能全部受灾。并且冲积平原下的常熟土地更加丰腴肥沃,物产也更加丰富,长久以来都是优质大米的出产地。

  宋代杨备的一首《题常熟》更能让我们从历史中窥到常熟种植业的发达。

  “远逼江垠傍海壖,落帆多是往来船。县庭无讼乡闾富,岁岁多收常熟田。”

  据此我们可以了解,至迟在北宋,常熟就已成为经济的重镇、朝廷的粮仓、和谐的典范。南宋时期,国家政权重心南移,江南开发加快,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常熟成为全国稻米的主要产区之一。明朝建立后,更有大量荒地得到开垦,水稻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明代邑人有诗为证:“自怜旧日嬉游处,都被农家插晚禾”。常熟远离中原,地处江南腹地,两晋至“天平天国”运动的一千多年里没有重大的战乱,加上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水乡,气候宜人,经济繁荣,因此是个难得的安宁乡。

  星河若出 书香遍地

  物产的丰饶、社会的安宁,也带来了文化的兴盛。常熟素有人文荟萃、学道名邦之美誉。清代常熟诗人孙原湘有诗云:“莫笑耕夫多识字,梁时便有读书台。”诗中提到的读书台,就是虞山脚下,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地读书。

  常熟人读书爱书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言子就把孔子开创的私人办学教育形式带回故乡,“经世济用”的读书风尚就此扎根。元代时便有书院开办,此后,官办与私学教育并举,相辅相成,书院遍布城乡,读书氛围浓厚。而明清以来,藏书风气尤盛,赵氏脉望馆、钱氏绛云楼、毛氏汲古阁、瞿氏铁琴铜剑楼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藏书家和藏书楼不断涌现,常熟也由此成为中国私家藏书中心地之一。

  自然条件的优越,文化的积淀深厚,也带来了科举的鼎盛和文化流派兴盛。科举时代,自唐至清,有进士486人,其中状元8人、榜眼4人,探花5人,仕至三品以上的宰执10人,封疆大吏20多人。而明代以来, “清初画圣”王翚开创虞山画派、“东南文宗”钱谦益为首的虞山诗派,琴家严天池开创的“虞山琴派”,林皋等篆刻名家为代表的“虞山印派”相继形成,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占得一席之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奇葩。及至当代,常熟人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界腾龙跌风,大家跌出,迄今已走出院士22人,可谓璨若星河,蔚为大观。

  昌盛的文化和杰出的人才,不仅造就了这座历史名城,也有力的推动了常熟的经济发展。40年前,常熟人民从长江边启航,领风气之先,大胆走出了一条闻名全国的“碧溪之路”,踏上改革开放的浪潮,在全国百强县市综合实力排名中也一直位居前列。如今,常熟已成为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又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带,在这些优越的条件下,勤劳智慧的常熟人民不骄不躁,吹响“三增三进”冲锋号,奋进再出发,努力谱写出新时代的“岁岁常熟”。

  夏日炎炎,不如挥别酷暑,临琴川七弦,游幽静虞山,看看这山明水秀的常熟,品味这清微淡远的古韵。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