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双凤山歌
时间:2022-07-14 14:24:59 来源:福地双凤

  太仓古属吴地,太仓双凤山歌和常熟白茆山歌、张家港河阳山歌、吴江芦墟山歌等都用吴方言演唱,被统称为吴歌。

  《宋书·乐志》记载:“吴歌杂曲,并出江东。晋宋以来,稍有增广。”双凤山歌是吴歌的一脉,在晋代已流行。山歌是民歌的一种,是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它是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滋润一方民歌。

  明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在将昆山腔等改成昆曲时,曾从双凤民歌中汲取不少音乐素材。

  原苏昆剧团负责人顾笃璜曾到双凤采风,他在《昆剧史补论》中说双凤民歌:“不但歌词丰富,而且曲调也是丰富之极,有些旋律可以明显地感到与昆腔的渊源关系。”20世纪三十年代电影《马路天使》中的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也是根据双凤民歌中传承明清的著名小调《剪靛花调》《码头调》《知心客》及《哭七七》等改编而成。

  江苏省吴歌学会会长金熙说:“双凤的《哭七七调》,比其他地方的《哭七七》更像《四季歌》。”

  《太仓县志》载:“双凤民歌的表现风格独特,历来有‘隔河对歌,一唱众和,竞夕达旦’的传统习惯。”

  山歌

  双凤山歌的演唱形式可分为独唱,对唱和唱和等三种,因演唱场合的不同,叫法也有所区别。

  田头耘稻时演唱的称喊山歌,如《耘稻山歌》,其曲调高亢悦耳;坐在树荫下或车棚内休息或晚上乘凉时吟的称唱山歌,如《十二月花名》等,曲调缠绵宛转;夜里隔河对唱的称对山歌,好像“刘三姐对歌”,如一问一答的谜语山歌,其曲调舒缓动听。对歌前有几位才情好善歌唱的民歌手约定时间、地点,由热心者相互传讯,到时两岸观众数以百计。

  1963年夏季,双凤公社同新大队与新安大队在斜塘河两岸连续对歌13个晚上,观众不仅有就近两个大队的社员,也吸引了毗鄰的昆山红旗等大队的社员,摇船而来的观众船只多得几乎阻塞了水上交通。该年,双凤文化站经组织在同新大队电灌站专门举办了一场“隔河山歌”活动,配置了高音喇叭,嘹亮的歌声响彻夜空,观众多达数千人。山歌为江南水乡增添了一条流动的风景线。

  20世纪六十年代,因双凤山歌名闻遐迩,中国音乐家协会江苏分会、省歌舞团、上海戏剧学院等不少音乐家,曾先后到双凤搜集民歌。

  双凤文化站站长丁汀曾采集整理出民歌集2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曾播放过双凤民歌,介绍著名歌手石金奴等人的事迹,并把根据双凤民歌改编的《社员挑河泥》列为《每周一歌》播放。

  1965年,中央音乐学院、中央歌舞团来采风时,专门请徐士龙教唱了《摇船山歌》。

  20世纪八十年代,顾笃璜专程邀请徐士龙,徐阿凤、李美金、徐秀珍等赴江苏省苏昆剧团教唱《摇船山歌》等民歌,还录了音。徐士龙演唱的民间歌谣“摇一橹来扎一绷”发表在1998年7月出版的《中国民谣集成江苏卷》第66页,徐秀珍演唱的民间歌谣《接绩歌》发表在《中国歌谣集成江苏卷》第82页。

  双凤山歌按结构、演唱形式,大致可分为小山歌和大山歌两种。

  小山歌结构简单,音域适中,易学易记,是山歌中最基本的一种。歌词内容有劳动歌、情歌、生活歌和历史传说歌。

  大山歌是一种集体组合轮唱或以一唱众和为主的对歌形式,一般是一名歌手领头唱一句头歌,多名歌手接着齐唱合唱一首邀歌。大山歌由头歌和邀歌两部分组成。头歌通常为一名男歌手领唱,其歌词有流行山歌,也有即兴编成。邀歌起助兴作用,大部分只唱衬词,不表达意思。

  双凤山歌的流传

  双凤山歌的流传,靠的是山歌手的口头传唱,同时也靠民歌爱好者的收集整理。2008年,勤力村徐士龙被命名为苏州市级“吴歌·双凤山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双凤山歌于2009年被列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代表性项目。太仓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双凤山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徐松明,2011年起走进双凤中心小学校,给学生教山歌,唱山歌,将振兴山歌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