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 记者/范浩江】
最近,在第十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称号。这是苏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化”招商选资、“链式化”集聚产业,集聚了国家重大外资项目长城宝马光束汽车、全球前三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采埃孚、氢能装备先锋国富氢能等一批龙头旗舰项目,打造千亿级现代特色产业集群。
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环保局副局长陈银峰介绍:“我们按照‘一个优先、双重控制、六类不批’原则,即优先准入绿色、节能、低碳项目;实行环境容量、排污总量双重控制;对不符合规划、不符合清洁生产、耗水耗能耗材大、扩建项目污染物总量不削减,以及增加排污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禁止类、限制类、淘汰类等六类项目坚决不批,严把项目准入绿色关,近年来拒绝审批了170个不符合绿色发展导向的项目,其中超亿元项目11个。”
同时,在全力打造资源节约的绿色循环经济、加速形成智慧高效的环境管理体系、倾心建设宜居宜业的生态美丽家园等方面,张家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持续探索“生态、生产、生活”相融共生的特色发展新路径。陈银峰介绍:“我们出台‘张家港经开区高质量发展25条’政策,助推企业清洁生产改造,园区超三分之二规上工业企业已经完成设备升级改造。2020年创建区单位工业增加值COD、SO2、CO2排放量,跟2015年相比,减少近50%。张家港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已形成‘以汽车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为主,光电设备、数控装备等为辅’的绿色生态工业,成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
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澹台湖公园生态湿地项目,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对项目补水水源——京杭运河河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后的优质出水补入玳玳河和澹台湖,优化水体流动性,保证水体水质,形成了水资源生态工业链。
苏州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环境保护局环保科科长裘轶雷说:“这个垂直流人工湿地在2015年6月完工,总处理水量为每天2万立方米,人工湿地总占地约3.5万平方米。它可以对水体中悬浮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从而极大的提高水体透明度,实现水体清澈透明的感观效果,目前瓜泾口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在保障水质稳定达标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针对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污泥的处置难题,江远热电厂在2005年开始探索热电行业协同处置污泥之路,2012年公司投资建设污泥干化焚烧综合利用项目,为区域内污泥寻求一条安全、经济、环保的处置途径,形成了工业固废生态工业链。裘轶雷告诉记者:“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引领下,构建了大类10条生态工业链。其中,水资源循环利用生态工业链3条、工业固体废物生态工业链6条、低品位能源回用生态工业链1条,形成了企业、行业、园区多层级生态工业链网,能源结构实现由‘碳基能源’向‘低碳能源’的转变。”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