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紧紧围绕
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更好扛起
“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
奋力谱写
“强富美高”新苏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胜利
作出苏州更大贡献
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的苏州新实践
苏州坚持科学规划
着力打造现代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格局
当前,苏州正在掀起“大交通”建设热潮
一批重点工程取得关键性进展
为加速“市域一体化”发展
提供强劲支撑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铺路
市域铁路+1
日前,苏虞张铁路正式发布招标预审公告,计划于今年12月28日开工。
苏虞张线是一条以服务张家港、常熟等沿线重要组团与苏州主城区之间的通勤客流为主,兼顾各组团内部日常出行客流的市域(郊)铁路。
线路自苏州北站经苏州相城区、常熟市至张家港市区,是打造苏州市一小时交通圈、半小时通勤圈的关键线路,线路正线长度约93km,项目总投资约214亿元。
▲参考示意图,以实际为准
0 1、 各标段概况
1. SYZ-TS-01标
相城段:线路出苏州北站后向北地下敷设,采用双洞双线下穿环秀湖,并向东转向,下穿既有2号线正线及出入段线区间、中荷科技港、澄阳路及综合管廊,并于澄阳路东侧地块内设置国际会展中心站。相城先导段利用国际会展中心站小里程端头井作为盾构工作井,线路长约1.564km。
2、SYZ-TS-02标
常熟段:线路自长江路站引出,沿新世纪大道西侧由高架转入地下敷设,设计起点为区间暗埋段起点,下穿三环快速路高架桥后向东北敷设,下穿黄浦路、海洋泾至既有常熟站(不含)。常熟站新增一座盾构工作井,线路长约2.316km。
3、SYZ-TS-03标
张家港段:线路自华昌路站工作井引出,沿人民路地下敷设,下穿戴巷路路口、东环路路口、公园路路口、殷家巷路路口至长安中路路口设杨舍站,线路长约2.002km。
02、计划工期
计划开工时间:2022年12月28日
计划竣工时间:2026年12月18日
建成后,苏虞张线将强化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苏州北站的枢纽作用及也将进一步凸显!
湖底隧道+3
01.苏州湾隧道
苏州湾隧道(635国道)工程位于苏州市西南部东太湖区域,是国家公路网规划635国道改线段的重要涉湖节点。
项目北接吴中区东山大道,南联吴江区230省道及吴江大道。项目向西通过现有路网连接虎丘区、相城区,向东通过吴江大道衔接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和苏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向南连接湖州。
苏州湾隧道工程路线全长约10.8公里。项目设计标准为一级公路兼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项目总投资约112.15亿元,整个建设工期预估四年半。
作为苏州城市外围快速路网体系的一部分,苏州湾隧道项目将有效分流230省道,以及苏州湾大桥的过境货车所带来的交通压力,还将大大缩短从吴中到吴江的绕行距离。项目对打通我市南北向跨太湖交通节点,完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推动“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02.东太湖隧道
东太湖隧道项目起于吴中区规划旺山路五湖路交叉口,止于吴江区东太湖大道风清街交叉口,设计时速60km/h,双向六车道规模。线路总长6.80公里,其中隧道总长6.32公里,湖中段隧道4.74公里。
东太湖隧道东接东太湖大道,通过旺山路连接长江路南延一路串联起多个板块, 将大大加强吴江区与吴中区、中心城区等区域的联系,进一步完善全市跨区域路网。
03.阳澄西湖第三通道
阳澄西湖第三通道规划为城市主干路,路线总长5.59公里,跨越相城、苏州工业园区两地,主要服务于相城核心区、阳澄湖西片区以及园区湖西片区和娄江片区;双向六车道,北起相城区中环北线,西起G524,向南穿越阳澄西湖至园区扬贤路。
建成后,它将打通相城区与苏州工业园区南北交通的联系瓶颈,大大缩短相城中心城区往来园区湖西CBD的行程时间,到时候从园区到相城区,仅需约10分钟。
过江通道+4
张靖皋长江大桥
今年6月28日,张靖皋长江大桥主体工程在张家港市玉丰圩正式开工。
项目位于沪苏通大桥上游约16公里,贯通苏州张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路线全长约30公里,跨江段全长约7.9公里,由南、北两座航道桥和南、中、北三段引桥组成。
项目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其中跨江段及引桥(如皋南互通至张家港北互通)采用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南北接线路段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大桥建设工期六年。
项目建成后,未来苏州人过江将有更多选择,这也进一步减轻江阴长江大桥的通行压力。
海太过江通道
今年9月7日,“万里长江第一隧”海太长江隧道正式开工。海太过江通道位于苏通大桥下游约8公里的位置,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印发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2025年前重点建设的公铁复合过江通道,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 。
海太过江通道起自南通市海门区沪陕高速公路,终于苏州太仓市沪武高速,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项目全长约39.07km,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1.2km,建设工期为6年。
海太过江通道的建设对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完善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和跨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成后,将承担当前苏通大桥复线功能,发挥重要的分流作用,提高过江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海太主隧示意图(全景)
北沿江高铁
今年9月28日,北沿江高铁江苏段正式开工!
北沿江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是沪渝蓉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 江苏段自东向西,经过太仓、启东西、海门北、南通、如皋西、黄桥、泰州南、扬州东、仪征北、六合西、南京北等站。
北沿江高铁江苏段,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有利于江苏省扬子江城市群进一步密切与上海、武汉、重庆、成都等超大、特大城市之间的联系,对于深入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苏通第二过江通道
近日,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
公示显示,苏通第二过江通道工程,路线北起沈海高速-沪陕高速小海枢纽附近,利用南通开发区境内通启运河走廊敷设高速,在嘉达港务码头处接入过江通道,跨越长江后,在苏州张家港境内的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登陆,向南穿越南丰镇现代装配产业园,进入常熟境内海虞镇,与沪武高速设置枢纽交叉后,终点南接G204,全长约43km。
工程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其中过江段双向八车道,设计速度100km/h;长江以北段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00km/h;长江以南段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120km/h。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一条条过江通道让江苏南北往来更加密切,跨江融合进一步加快。
江苏《交通强国江苏方案》里提到:加快过江通道建设,促进跨江融合发展。统筹长江岸线资源保护与利用,系统布局过江通道。融合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轨道等交通方式以及桥梁、隧道等过江形式,建设多功能复合型过江通道。到2035年,已建和在建长江过江通道达到36座,长江两岸相邻县(市、区)实现直连快通。
近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
年度重点项目冲刺及明年项目部署会
苏州2022年重点交通项目建设
进入全面冲刺的收官之战
▼
100项交通重点项目
超进度完成5个点
今年全市100项综合交通重点工程任务目标267.3亿元,1-10月累计完成235.7亿元,占年度计划88.2%,超过序时进度5%。
截至目前,已经建成524国道常熟莫城至辛庄段、312国道昆山段和园区段主线、新区马环连线、359省道锡太段养护大修等13个项目;
524国道常熟莫城至辛庄段
312国道昆山段和园区段主线
铁路、公路、水运
苏州人期待的项目进展来啦
铁路项目
11月30日, 通苏嘉甬高铁江苏段开工。通苏嘉甬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长三角城际铁路网的骨干线路,正线长301公里,其中江苏段135公里,全线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苏州南、嘉善北、嘉兴南、海盐、慈溪、庄桥等10座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
通苏嘉甬铁路
南沿江城际铁路工程正在开展铺轨、“四电”工程施工,争取年内具备联调联试条件;
南沿江城际铁路
沪苏湖铁路苏州段已基本完成桥梁下部结构;
沪苏湖铁路
沪苏通铁路二期工程的全线控制性工程吴淞口隧道盾构掘进始发;
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站基坑围护地连墙、立柱桩施工等均已完成。
苏锡常城际铁路太仓先导段、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州至吴江段均已完成工可报告编制。
公路项目
沪武高速公路太仓至常州段扩建工程先导段年内力争开工;
苏台高速七都至桃源段项目正全线加快施工;
苏台高速公路
312国道苏州东段改扩建工程主线已通车,计划明年一季度完成剩余道路施工;
水运项目
申张线青阳港航道整治工程的航道工程已交工,9座改建桥梁已建成3座,在建5座;
据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消息,2023年,全市交通重点工程初步排定,投资计划271.7亿元,部分具体项目安排如下:
2023年通苏嘉甬铁路将全面开工,如通苏湖城际铁路苏州东站与通苏嘉甬铁路同步实施,南沿江城际铁路、水乡旅游线苏州南站预埋工程要建成;锡太高速公路、常台高速公路扩容等项目将迎来开工;长湖申线(京杭运河—苏沪省界段)航道整治工程将开工建设,申张线青阳港段、苏申内港线等续建工程将加快推进。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互联互通水平,让城市发展更美好 ,百姓出行更便捷。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