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草鞋山①:溯源“何以江南”
时间:2022-12-27 09:53:28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看苏州专稿】

  中华文明探源

  苏从何处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12月26日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草鞋山①:溯源“何以江南”》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阳澄湖南岸,拥有6000多年历史,是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因形如草履而得名“草鞋山”。2013年,草鞋山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在同一地址上呈现新石器时代全部文化遗存的遗址。

  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保存有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再现了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长三角地区史前发展的一部完整的“地书”,具有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意义。

【夷陵山地层示意图】

  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AI记者苏小新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带你一起回顾苏州重要的考古经过,探索苏州文明的源头、形成和发展,揭示苏州文明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贡献。

  01、一座小山成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夷陵山是草鞋山遗址中现存唯一可见的高土台,从夷陵山顶部到底部钻探,整体文化层厚度约15.5米,其中地表以下约5米深。

【夷陵山】

  夷陵山不仅仅是一座小山,更是一件文物。1973年,草鞋山遗址发掘出的这一地层堆积,在考古界赫赫有名,被称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

  从马家浜时期的水稻田、房屋等生活遗迹,到崧泽时期的壕沟、土台、墓葬,再到良渚时期的祭台,可以看出,夷陵山是一代又一代先民人为堆积形成的,其文化层十分丰富,是草鞋山遗址保护的重中之重。

  “我们认为夷陵山和草鞋山,原来是一体的。1973年的发掘,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地层的关系。”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说。

  丁金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从事考古工作40年左右,是国家级考古领队,主持过十多处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工作。

  1972年以来,草鞋山遗址经历过8次大型考古发掘。“原来草鞋山海拔大概在15米左右,我们在这个墩的上面开挖了几个探方。发掘以后,草鞋山文化地层厚度是11米,一共有10个地层堆积,时间跨度超4000年,这代表了我们江南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丁金龙介绍,草鞋山遗址文化堆积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震惊了考古界。

【资料图】

  如今,草鞋山早已看不见文化堆积。但在50米外的夷陵山,仍有相同的文化堆积地层。

  在夷陵山的坡面,从山顶到山脚被划分了1到10个地层。“上面的地层,是根据不同的土质、土色划分的。每一层中都有一个标志物,最上面是第一层,然后再下面是第二层、第三层。从上到下的文化堆积,应该是从良渚、崧泽到马家浜这样一个序列,地层之间土色也有不同。”丁金龙说。

【夷陵山地层示意图】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有植被、气候、地形,还有人类活动的参与。颜色不同反应了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同时我们的文化也进行对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响应。”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地理科学系主任张晓芳介绍,相对气候干的时候,容易形成沙粒土增多。当琥珀水位上升,在淹没的地方就容易形成淤泥。

  在确定地层后,考古专家再研究出土文物来判断其所属的年代。“根据包含物来确定,它属于什么文化。它跟周边的关系是什么,是不是墓葬的随葬品。像陶片,我们大致可以确定是什么时候的,是属于什么器型上面的陶片。”丁金龙说,夷陵山从上到下的文化堆积,应该是从良渚、崧泽到马家浜时期。

  考古学文化是指考古发现中,属于同一时代具有共同特征的遗存综合体。一般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的小地名来命名。例如马家浜文化,是以浙江嘉兴市南湖乡马家浜遗址命名,距今约7000至6000年;崧泽文化,以上海市青浦区崧泽村遗址命名,距今约6000年到5300年;良渚文化,以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命名,距今约5300至4300年。

  02、草鞋山三叠层  “叠”出一个里程碑

  “在草鞋山遗址之前,已经发现了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但它们之间没有发现地层叠压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嘉兴马家浜也就是单纯的马家浜文化层,没有后来的崧泽、良渚,都没有。”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说。

【资料图】

  “所以以前它们之间的关系学术界有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是在草鞋山遗址发现上面是良渚文化,中间是崧泽文化,最下面是马家浜文化。这样就从地层上确定了它们三个文化之间的前后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表示,了解三个文化的前后顺序,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其社会发展和文化变化等。所以草鞋山三叠层,对于长三角地区文化和社会的研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

  “我认为草鞋山遗址是我们苏州地区最重要的一个遗址。我们一般把草鞋山遗址称为苏州地区的文化标尺,就是在这样一个地层的深度上面,我们把苏州整个的发展历史都可以揭示出来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说。

  除了发现地层之外,草鞋山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玉器、陶器、石器等。这些珍贵文物的出土,对于环太湖流域文明探源影响深远。

  “我们现在去溯源江南的文化和江南的文明,为什么要从史前开始?实际上这个当中有我们的根基,有我们的根脉。”吴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曾路说。

  “正是有了草鞋山遗址的发现,才引起了长三角地区考古学家去从文明起源的角度,去研究发掘良渚文化的遗址。草鞋山遗址对研究长三角地区的文明起源和形成,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

  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成为国内首个实施文明探源的地级市,同时草鞋山遗址第八次考古挖掘也正式启动,草鞋山再次成为考古界的焦点。

  “这次挖掘要探明夷陵山的形成年代和它的范围,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主动性发掘, 把我们比较优秀的传统文化,过去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能够在现实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程义说。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