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草鞋山③: 走进世界稻作原乡
时间:2023-02-09 14:40:57 来源:看苏州移动端

  中华文明探源

  苏从何处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本期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草鞋山③:走进世界稻作原乡》。

  【AI记者苏小新】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AI记者苏小新的讲述与科普,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阳澄湖南岸,拥有6000多年历史,是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因形如草履而得名“草鞋山”。2013年,草鞋山遗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江南史前文化标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这也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在同一地址上呈现新石器时代全部文化遗存的遗址。

  草鞋山遗址是江南史前文化的中心聚落,遗址保存有长江下游史前文化完整的发展序列,再现了长江下游史前人类历史的发展史,是长三角地区史前发展的一部完整的“地书”,具有考古学上的里程碑意义。

  上集我们通过“中华第一玉琮”,见识了草鞋山遗址灿烂的文明。今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物。这是一块出土于草鞋山遗址的红烧土,长9厘米、宽6厘米,重约450克,它内含稻壳及碳化稻谷。

  经过专家确认,这些是6000多年前的稻米。通过多学科合作的考古发掘,专家在草鞋山找到了人类最早带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这一发现说明了早在6000年前,苏州就是“鱼米之乡”,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苏州。

  小小“红烧土”大有来头,远古稻米为何藏身其中?

  这块“红烧土”目前陈列在苏州博物馆西馆,其表面有很多凹凸不平的印迹,这是稻壳的痕迹。这块马家浜文化时期的红烧土块,说明早在6000多年前,苏州人就已经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了。

  “从放大镜里可以看到,这个稻壳很明显的。小小一块红烧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说,红烧土是在草鞋山遗址的马家浜地层里发现的,里面带有稻壳。

  丁金龙,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他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从事考古工作40年左右,是国家级考古领队,主持过十多处遗址和墓葬的发掘工作。

  1972年,考古专家在草鞋山遗址发掘时,在马家浜地层里发现了大量红烧土块。仔细清理过后,考古专家发现红烧土上有清晰的稻壳印迹。

  “用泥土、稻壳和在一起以后糊在墙上面,稻壳起到黏合的作用,泥巴不容易开裂。”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说,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判断这些红烧土很可能是当时盖房子用的建筑材料。

【资料图】

  考古专家表示,在缺少坚固建筑材料的偏远地区,用稻壳和泥做建筑材料比较常见。这些稻壳的出土,让专家们非常兴奋。随后,专家们又在泥土中找到了碳化稻米。

  “每一块土里面,我们要淘洗。淘洗以后就出来碳化米,很清楚的。淘洗以后,形状上面就判断出来了。另外一个就是黑的,像炭黑一样的。形状跟现在大米没有区别,几乎大小差不多。”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

【资料图】

  一“米”激起千层浪,史前古稻田浮出水面

  经过考古专家对比,虽然当时的稻米比现在的稻米略小,但已经基本具备现代稻米的形态。当年,在苏州发现6000多年前稻谷的新闻,在国际考古界引起轰动,吸引了日本学者的兴趣。

  1992年,日本专家来到苏州寻求与中国合作,探寻水稻起源。“日本宫崎大学的藤原宏志到苏州来,我把带稻壳的红烧土给他看。他看了以后说非常重要,他认为这边可能有水稻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

【资料图】

  1992年,江苏省农科院与日本宫崎大学等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草鞋山开展发掘。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又取得了巨大成果,掀开了草鞋山稻作文明的面纱。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日合作挖掘草鞋山遗址,主要是针对环壕之外的水稻田进行挖掘。当时其实也不知道有没有,就在外面经过勘探之后,初步判断有可能有,后来又挖出来马家浜时期的水稻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照根说。

  ”这个土壤是不是种过水稻,需要通过日本宫崎大学来测试。藤原宏志是这方面的权威,按照他的观点和方法,每一克干土里面要有五百粒植硅石。“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说。

  植硅石又叫植硅体,是指植物的根系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吸收了一定量的可溶性二氧化硅。这些二氧化硅,经过植物的输导组织输送到了茎、叶、花、果实等处,形成非晶质二氧化硅颗粒。

  一般生长过某种植物的土壤,就会保存着相应的植硅石。通过从土壤中分析出的植硅石组合,可以判断这里曾经生长过什么植物,寻找古人种植作物的地点,考古是对植硅石应用最广的领域之一。

  ”在这个测试过程当中,发现我们草鞋山遗址,每克水田土壤当中都超过五百粒植硅石,甚至有的都是几万粒,就证明这个土是种植水田的土,也就是水稻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

  “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将解开更多秘密

  随着发掘的深入进行,考古专家们还在稻田周围有了更多的发现。截至目前,考古专家在草鞋山共发现水稻田遗迹115块,以及大量浅坑、水沟、水口和蓄水井等灌溉系统。

【资料图】

  “比较特殊的就是这些水稻田都有些体系了,就是边上会有灌溉系统,有取水坑、河道一类的,还有包括田块之间会有缺口相连的,就是说它有一个比较成熟的灌溉体系在里面。”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说。

  “我们模拟了一块马家浜时期的水稻田,有蓄水坑和水沟。水沟的水流过来,流到蓄水坑,蓄水坑的水然后浇灌水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研究员丁金龙介绍。

  草鞋山发掘出的古水稻田是目前国内已知的,最早带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草鞋山遗址为田野考古水田遗构标准化提供了依据,在国际史前稻作农业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推动了农耕文明、聚落考古等领域的研究,草鞋山被誉为“世界稻作文化的原乡”。

  “苏州,我们一直说鱼米之乡。当然它是我们的传统,一直追溯到最远的苏州地区最早的,在人类开始生存下来的时候,已经在尝试适应自然环境。根据自然环境,我们开发出了稻作这样一个种植模式,然后一直延续到现在。”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表示,稻作是苏州先民适应环境的产物,从这点来说,苏州的稻作文化、鱼米之乡是从6000多年前、7000年前一直延续下来的。

  “在中国境内最早发现、发掘出史前时期的水稻田,在考古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了解当时的农业状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此之前发现有石制的生产工具、农具,还有一些比如说水稻遗存的发现,所以可以推断出当时已经有了稻作农业,但是没有发现稻田本身。草鞋山遗址第一次清理出距今6000年左右的水稻田,让我们有更充足的证据证明,当时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稻作农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启动,草鞋山遗址第八次考古挖掘也同时启动。对早期水稻田的整体规模和周边生态系统的考古研究,是草鞋山遗址第八次考古发掘的重要内容之一。

  “借助此次发掘,我们想开展一些多学科合作。比如说我们所做的植物考古,草鞋山有大量的早期水稻田,

  这些早期水稻田在草鞋山上的分布也是我们想要了解到。”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孙明利介绍。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