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澄湖遗址①:“沉睡”千年的水下聚落
时间:2023-02-20 10:29:30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看苏州专稿】

  苏从何处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今天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澄湖遗址①:“沉睡”千年的水下聚落》。

  【AI记者苏小新】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AI记者苏小新的讲述与科普,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上一季我们介绍了草鞋山遗址,这一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澄湖遗址。

  澄湖,位于苏州城东南约15公里,水域面积6万亩左右,它曾经历过两次考古发掘。1974年,考古专家在澄湖的西岸发现了150多口水井。

  2003年,在湖的东北面再次发现了402口水井。澄湖遗址是截至目前环太湖流域乃至长江流域,发现水井数量最多的遗址。

  402口湖底水井,揭开千年聚落之迷

(古井照片)

  这个崧泽文化时期的水井,距今约5500年左右,是被发掘出的最早的水井之一。“这个照片是我拍的,我们当时来发掘的时候,其实是发掘的古井的一个残深。”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铁军说。

  张铁军,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2008年取得考古领队资格,曾参加2003年澄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2011年主持宋家坟发掘,2016年至2018年主持虎丘路贵族墓发掘,2020年主持常熟何村遗址发掘。

(资料图)

  1974年,南京博物院配合苏州车坊公社在澄湖西岸围湖造田。湖水被抽干后,湖底出现了大大小小150多处洼坑。考古专家进行清理后,判断为水井。“因为这个湖底,生土是黄颜色的土,但是水井里是青灰色的,就是淤泥。”张铁军介绍。

  2003年,因苏沪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需要,苏州市吴中区水利局在澄湖东北围湖 1.5 万亩。湖水抽干后露出湖底,工作人员发现湖底再次出现了众多洼坑。得知情况后,苏州市文管会与吴中区文管会及苏州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再次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古井资料图)

  随后,考古专家在现场共计发掘清理遗迹单位 872 处,其中水井有402 口。“非常壮观,水井是按区域的。跟现在的想象中,每家每户之间的这个距离,差的不大。”吴中区甪直镇原文体中心主任周民森说。

(古井资料图)

  经过发掘,考古专家从400多口水井里,出土了众多不同时期的文物。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判断这些水井挖凿于不同时代,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宋代。“说明这段时间从崧泽文化时期,一直到六朝,一直到唐宋,这段时间都有人类在这生活。”张铁军判断说。

  “我们小时候长辈们讲故事说,澄湖原来是一个城市。天晴的时候或者水清的时候,农民们到澄湖里边来练河泥,看得见河床底下有街道。”吴中区甪直镇原文体中心主任周民森说介绍。

(灰坑资料图)

  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深入,专家推断古人类或曾长期定居于此。“另外一个重要的遗迹就是灰坑,灰坑数量比水井还要多。灰坑可以说功能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有些生活的一些垃圾可以扔在里面,甚至可以做一种窖穴。”张铁军介绍。

  下面来看一则考古科普,灰坑是考古发掘中常见的遗迹,因坑中填满灰色土壤,故称灰坑。一般是古代人们利用废弃的窖穴,水井或建筑取土后的凹坑,倾倒垃圾而形成。

  灰坑中的土和文化层里的土相比,前者更加松软,颜色也更深,包含物更为丰富。根据坑的形状、特征和遗物可以判定灰坑的性质和时代,是研究古代人们经济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个灰坑里面就是各种各样颜色的土,一些人类活动曾经使用过工具的碎片在里面。”张铁军说。

  沉睡千年的神秘水下聚落,重现古人类生活场景

  经过发掘,在古井、灰坑等遗迹中  共出土陶瓶、陶壶等各类遗物近500件。曾参与当年发掘工作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戴雪荣,通过考古作业以及地理环境调查,推测出澄湖确实存在过古聚落。

  “我们根据现场的一些勘测,我们发现聚落只是分布在吴淞江右岸,这条席墟浦的汊流。我把遗址的边界大概勾勒出来了36万平方米。”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戴雪荣介绍。

  通过野外地理信息和人类活动遗迹信息的系统采集,戴雪荣利用计算机系统对聚落进行了模拟和反演。“为什么我这张图,这个地方标出古河道,就是席墟浦的下半截还在湖底。”戴雪荣说。

  戴雪荣推测,当时人们的生产力很低,生存要靠渔和猎,所以要依水而居。“在这个地方能够保证他们有充足的食物资源,米、水资源,又是水上交通,又是渔,这个地方本身就体现了最初的鱼米之乡。”

  专家推测地理环境的优势,使得先民们在澄湖地区生活长达数千年。不过,专家考古发现,宋代之后澄湖遗址几乎没有人类继续生活的痕迹。

  最大的古井群,例证水韵苏州

  “通过我做的工作,认为这里主要是河流泛滥,应该是洪水。当时这个遗址的地势是比较低洼,比现在的地势要低2米6左右。宋代通过其他旁证,我们的这个地方洪水相对比较多,那么淹没的机会也比较多。”戴雪荣说。

  戴雪荣表示,因为河道泛滥,原本狭长的河流变成开阔的湖泊。水面逐渐上涨后,形成了如今的澄湖。“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遗址的废弃,人们转移形成今天的甪直。”

  “中国最大的古井群以古井为特征的聚落群,所以说它最重要的就是,对我们研究环境变迁、人地关系、当地的生业方式、生态变化 、人是如何成功处理这些关系的,应该是一个良性的互动。当这个良性互动好的时候,文明就急速向前发展了。”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委会副主任林留根介绍。

  林留根表示,澄湖古井是苏州地域文明的一个特色,它对水韵江苏、水韵苏州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和水的关系、 人和这块土地的关系、人和城市的关系,实际上澄湖遗址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例证。”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