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澄湖遗址②:彩绘陶罐打开密钥
时间:2023-02-28 14:07:34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看苏州专稿】

  苏从何处来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本期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澄湖遗址②:彩绘陶罐打开密钥》

  【AI记者苏小新】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AI记者苏小新的讲述与科普,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通过上集我们了解到距今5500年前,澄湖地区还是一片陆地,这里发掘出大量遗迹和珍贵文物。今天,我们介绍的是一件出土于澄湖遗址,距今5300年至4100年的彩绘陶罐。

  彩绘陶罐耳壶目前陈展于吴文化博物馆,它高10.5厘米,口径7.9厘米,足径7.7厘米。胎质细腻且器壁薄,做工相当精致。这件彩绘陶罐是良渚文化陶器中的珍品,也是澄湖遗址出土文物中,唯一一个黄色彩绘陶罐。

  唯一一个黄色彩绘陶罐浮出“水”面

  “这件彩绘陶罐就是在澄湖后湾的古井中发现的,当时颜色比现在要鲜艳的多。”原吴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志新介绍说。

  张志新1973年开始从事文物考古工作,先后参与过1974年澄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以及1984年三山岛文化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等。

  澄湖,位于苏州城东南约15公里,水域面积6万亩左右,它曾经历过1974年和2003年两次考古发掘,考古专家先后在澄湖发现了550余口水井。

  在清理水井内淤泥时,现场发现了不少陶器。其中一件,让考古专家眼前一亮。“一个水井里面出土了一些彩绘的黑陶壶,当时出土的时候,感觉光亮如新。不像地层里面的文物是破碎的,它基本是完整的,出土的时候光泽也很好。”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铁军介绍。

(资料图)

  彩绘陶罐颈部施黄彩,肩腹部绘有装饰带。整器造型规整,彩绘色调明快。参与过1974年澄湖遗址考古发掘的张志新介绍,“彩绘陶罐的黄色也相当鲜艳,而且比现在要密得多。现在看起来有的地方都已经露胎了,那时候是金黄颜色的,相当漂亮。”

(还原色彩模拟图)

  考古专家解释,由于彩绘陶罐存于水下数千年。恒温恒湿的环境,使得彩绘陶罐颜色和外形保存完好。“它以黑陶为底,在外面施以彩漆,是我们比较少见的一个黄漆。”吴文化博物馆宣教员袁炜说。

  考古专家表示,良渚文化时期彩色矿石数量多且质地松软,先民们可碾磨成粉调成染料。“有种树叫漆树,漆的来源就是漆树。漆树的树脂采集下来后,变成生漆。彩绘陶罐要加颜色,颜色来源就是矿物质。”苏州博物馆原考古部副主任朱伟峰说。

  “一般都是用黄彩或者是红彩,这个陶器表面实际上是经过磨光,再把颜色上上去。”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委会副主任林留根介绍。

  彩绘陶是陶器烧成后,在其表面进行彩绘的陶器。彩绘陶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常用的色彩有红、黑、黄、白等,色彩绚丽,常以黑打底,再绘上红彩、白彩等。

  由于彩料是经加工后绘制在器物上不再经过烧制,所以彩绘极易磨损脱落不易留存。彩绘陶形式独具特色,早期主要用于陶器纹样和美饰生活,后期逐渐发展为装饰礼器和冥器。彩绘陶记载着人类文明初始时期的经济、文化 、崇拜等信息。

  “虽然经过了几千年,但这个线条非常连贯,而且可以看到上面是有这样的一个叠加打破的一种关系,做得也是相当精细。”苏州市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张铁军说。

  彩绘陶罐上面的这些纹饰,有专家认为是绳纹,也有专家认为是水波纹。“纹饰其实很早就有了,到了良渚文化时期,开始流行水波纹、编织纹,就是取源于自然和人类生活,艺术来源于生活。”张铁军说。

  珍贵的“汲水器”解锁阶层DNA

  经过现场发掘和清理,考古专家在澄湖遗址还出土了不少红色彩绘陶。由于这些彩绘陶罐出土于水井,因此考古专家推测它们极有可能用于取水。

  “应该是一个汲水器,但是从作为一个汲水器的角度来讲,它做得这么精致,好像也没这个必要。它既然做到这么精致了,就说明它还是有其必要性在里面,可能不是普通老百姓用的。”张铁军说。

(还原色彩模拟图)

  考古专家表示,陶器作为一种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的器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及生产工艺。

  “能反映出这个小聚落里面它也是有一定规模的,不是一个很散居的或者人少的。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生产力有所发展了,然后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创作,有些艺术性的东西就出来了。”张铁军表示,彩绘陶罐十分具有艺术感染力,其精湛的工艺很好地反映出了良渚先民的智慧,也说明当时生产力发展不仅仅是为了维持一个温饱,已经有了对艺术的精神追求。

  根据出土文物,考古专家推断澄湖地区的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不同的社会等级划分。“彩陶虽然起源很早,在我们长江下游地区,彩陶最早可以达到9000多年;但是在后期的考古学发现当中,数量不多,良渚文化的彩陶更少。”林留根推测,这些彩陶并不是普通人用的东西,它可能是贵族用的。

  “它本身就是说明,社会的这个分层是很明显了。比如说权贵阶层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包括像彩陶这样的用品。这个彩陶出土,对我们研究良渚文化、社会分层,研究当时这种陶器的制作工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考古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时代专委会副主任林留根说。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