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报讯(记者 袁雪)近日,2023年首批“阳澄湖1号”(暂定名)大闸蟹大眼幼体苗种抵达相城区度假区(阳澄湖镇),近4000斤大眼幼体蟹苗相继入水。未来一周,5000余斤大闸蟹大眼幼体蟹苗将陆续抵达相城下塘。
据了解,“阳澄湖1号”大闸蟹是相城区与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培育的新品种,按群体选育方法,已连续选育到第七代,具有生长快、抗病强、性状稳定等特点,今年正在申报国家水产新品种。
据“阳澄湖1号”扣蟹培育基地负责人介绍,大闸蟹属于洄游动物,在淡水中无法繁殖,必须要在淡水和海水的交界处进行繁殖,“我们在南通如东建了蟹苗繁育基地,一般在5月上旬,蟹苗发育成大眼幼体阶段时,立即运回苏州,放养到标准化扣蟹池塘里进行培育。”这些大眼幼体将经过9至10个月的生长发育,变身扣蟹,再经过7至8个月的养殖,才能上餐桌。
大闸蟹是相城区主导养殖品种,今年,相城区水产养殖总面积3.76万亩,其中大闸蟹养殖面积3.56万亩(含扣蟹培育)。相城农业农村部门着力做精做优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在种源开发、扩大品牌效益、培优市场环境和科技赋能等方面持续发力,计划依托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基础优势,通过线上线下双驱发力,推动相城区大闸蟹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相城区正实施阳澄湖沿线区域高标准池塘综合提升工程,配套建设池塘与尾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加快推动智慧生态渔业水平提升。
此外,相城区还坚持以科技推动种业振兴,大力实施“阳澄湖1号”系列新品种研发培育工程。在推进“阳澄湖1号”中华绒螯蟹认定工作的基础上,还将研发培育“阳澄湖1号”青虾、罗氏沼虾和鲈鱼等新品种,通过形成相城区“阳澄湖1号”系列水产新品种培育体系,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步伐。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