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从何处来丨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赵陵山遗址③:赵陵山族徽
时间:2023-05-18 13:55:42 来源:看苏州客户端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强大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2022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地域文明探源系列短视频《苏从何处来》,今天播出:《苏州地域文明探源·赵陵山遗址③:赵陵山族徽》。

  

  【AI记者苏小新】

  《苏从何处来》系列短视频通过AI记者苏小新的讲述与科普,挖掘苏州太湖流域文明、史前文化、吴文化、古城研究等重要文明探源课题,破解历史之谜、回答重大问题,展示丰硕的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揭示苏州文化的深刻内涵,为中华文明探源作出苏州贡献。

  上一集我们了解了,赵陵山遗址出土的人鸟兽玉饰件。可以看出在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苏州先民就已经能加工出如此精美的玉器。从玉器造型中传达的含义上,也可窥见当时人们的思想。

  今天,我们来看一件精美的陶器。它身上的花纹神秘玄妙,被考古界称为赵陵山族徽。通过它可以更多地了解,当时人们丰富的精神世界。

  

  

  赵陵山出土的刻划纹陶盘,目前收藏在昆山博物馆。陶盘高3.3厘米,直径10.2厘米,材质属于泥质灰陶。陶盘底部刻划了精美的图案,线条互相缠绕。从图中任何一点都可以进入,无限循环的系统当中。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原所长、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张照根,分别于1990年、1991年参与了赵陵山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图案确实很复杂,感觉很神秘。”

  

  1991年,考古专家在赵陵山77号大墓西侧,又发现了一个由9座墓葬组成的家族墓群。其中56号墓位于墓葬群中心,陪葬品最丰富。专家猜测,墓主可能是家族族长。此外,在56号墓中出土的一个刻有神秘图案的陶盘,让现场的考古专家眼前一亮。

  “当时也很激动 ,发现的时候看不懂。当时看到很好奇,然后看着就想为什么会这样,开始琢磨它。后来回去把陶盘一洗之后,把这个图一画。柑橘当时人的思维太不可思议了。”张照根介绍。

  

  考古专家发现,这个陶盘不仅刻划纹难得一见,摆放的位置更是非同一般。“当时发现的时候,这个陶盘是盖在墓主人额头上的。这就非常奇怪了,因为以前的墓葬,陶器是放在脚边上的,而它是在头边上。可能当时就是盖在墓主人额头上,这又显示出这个陶盘肯定不一般。”昆山美研中心副主任刘静介绍。

  “不一般在哪呢?就可能是在这个纹饰上面。我们以前见过崧泽时期的编织纹挺多,但是这个图是最复杂的,到现在感觉还是很神秘。”张照根说。

  

  经过专家仔细研究后发现,该图案由一组线条组成。雕刻手法精巧、布局均衡、意象神圣庄重。“没头没尾就是连在一起,找不到哪个是头,哪个是尾。反正就是一个组合体,组合的一个纹饰。”南京博物院原副院长、江苏省考古学会理事长李民昌说。

  “这个图形上有天地自然,跟我们人的很多造型。比如说它有像龙、凤、蛇、植物等等,它是把它综合组织在一起的。”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周膺介绍。

  

  专家认为这个图案没有具体形象,线条互相缠绕,互相依存是无形之形。它出现在赵陵山族长墓葬之中,代表图案的含义可能比较重要。

  “它就是无始无终,无头无尾。图案是有着内在循环体系的,这个刻纹是在所有良渚文化里面,遗址当中仅见的,而且价值非常高,我把它称为源极图。”周膺说。

  

  下面来看一段考古科普

  这个陶盘上的花纹循环往复,和谐统一。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兴趣,专家们纷纷参与解读。良渚文化研究专家、浙江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周膺在《良渚文化与中国文明的起源》一书中,称之为源极图。他认为这个图形包含有复杂的逻辑结构,在机理上整体对称,并非简单的中心对称,中轴对称。它是既无起点也无终点的无限循环系统,如迷宫般玄妙。图案体现了当时人们复杂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中蕴含的和谐自然 对立统一,对中华民族思想影响深远。

  

  “我说它体现了一种复杂思维,这个说明它的哲学意涵,逻辑思维的意涵要深刻得多。这个是它的文化的巨大的价值,从考量我们文明起源阶段,或者我们中国原始思维这个角度来说,它有特定的文化意义跟价值。”周膺说。

  “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表现他的宇宙观的一个图案,可能那个图案是天极的代表。天极就是天地中心,有一个神在掌控着这个中心,这样宇宙的运行才有秩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外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表示。

  

  另外,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这个图的精神内涵与太极图有相似之处,可能是太极图的胎形。“专家说它是太极的胎形,和太极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是有阴有阳。同样是你说它对称、它又不对称。但是又处处均衡,那么它也表现的不是具体的任何的具象,可谓是无形之形。这个图案也被我们后来的专家认为,可能是当时赵陵山的一个族徽。”昆山美研中心副主任刘静说。

  

  此外,赵陵山遗址还出土了其他大量陶器,许多陶器上都刻划了不同的花纹。“这种刻划纹,从崧泽文化时期演变到良渚文化时期,有不一样的刻划纹。刻划纹再往后就发展到,中国后来古文字的产生,这都有前后关联的。”李民昌说。

  专家表示,这些文化符号的产生、传播,对研究当时先民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说明他的精神的进化,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可以证明呢当时社会的经济,跟社会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了。也说明当时社会组织系统已经比较复杂,并且有一个比较有机的构成了。”周膺介绍。

  

  专家表示赵陵山出土的这些陶器,以及其他珍贵文物,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意义重大。“我觉得赵陵山遗址,在整个环太湖地区良渚文化遗址当中,它是要特别引起重视。很多方面是超越其他部族,至于在我们良渚古城遗址也没有发现过的。这一个重要的精神文化遗产图符,所以它在中国五千年文明求证当中,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跟地位。”周膺说。

  

  “这些发现都让我们,第一是为当时社会发展程度,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它们出土的大型的墓葬精美的玉器,让我们认识那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了解到这个地区的社会发展,对我们认识整个当时中国整体的文明形成进程也特别有帮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外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伟表示。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