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廿年制一弦 “太古之声”奏响洞庭之心
时间:2023-10-30 09:42:36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一架琴、一炷香、一杯茶,暖暖的日光斜照在太湖生态岛上的一处苏式庭院里,年近九旬的古琴大师汪铎在古琴前轻拢慢捻,一段段空灵清雅的琴音从屋里传出,为这座小院平添了几分禅意;户外,徒弟们正忙着晒弦,洁白纤细的蚕丝经过复杂的手工捻合与药材熬煮后,在秋阳中被卷开、拉直、绷紧,晒去多余水分,最终变成琴上古朴雅致的丝弦,指尖起落间,音符轻叩心扉。

  从纤细柔软的蚕丝到韧劲十足的丝弦,原料成品一字之变,背后却蕴含着汪铎和弟子们多年来“复兴”传统丝弦制作技艺的不懈尝试。在钢弦占据主流的当下乐坛,正是这群老琴人和新琴人的坚守和执着,才让有着千年历史的丝弦古琴焕发出勃勃生机。

  自古丝桐皆“妙合”

  钢弦刚烈难齐驱

  在这座名为洞天琴苑的庭院里,抚琴练曲、传授琴艺是汪铎的必修课。相较于别的琴苑,从汪铎到刚入门的学徒,洞天琴苑的古琴皆用丝弦。

  “丝弦是古琴的首要属性,丝弦与古琴堪称天作之合。”汪铎介绍,史书记载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白居易词中也有“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的表述。中国古代按制作材料分类乐器的“八音分类法”中,“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丝”即指代古琴。崇尚自然的古人也用丝弦奏出了象征天、地、人之和合的“华夏正声”并流传至今,让“无丝不成琴”的琴道传统深入人心。

  汪铎对年轻时进城买弦的经历还记忆犹新。“记得有一次,外祖父和舅父所存余的丝弦不多了,吩咐我去姑苏城里桃花坞前的包衙前巷,找方裕庭老师傅的作坊购买。作坊有三四进厅堂,我走到后面一进的楼阁,方师傅正在从楼上往下垂挂丝弦。”汪铎回忆,彼时,桃花坞周边大大小小的二胡、三弦和琵琶作坊遍布,但唯有方裕庭这位工艺师在多位琴家支持下,成功复刻生产了古琴丝弦,让学琴时的汪铎切身感受到传统手工工艺的魅力。

  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丝与桐的“妙合”被钢弦的出现而打破。“钢弦出音刚烈,韵味短促而难以久远,同时钢弦与丝弦的弹法、表现完全不同。古琴按弦走音,钢弦音量大且节奏快,目的在于使古琴具有更强的表现力,这是符合舞台需求的,却非大多数习琴者内心所需。”汪铎说,只有当丝弦摩擦琴身发生震动,弹琴人才能在清音希声中体会到那份涵养身心的妥帖之趣。

  抱着这样的希冀,2002年,汪铎创立了吴声琴学研究所,凝聚琴人合力,潜心研制传统丝弦的生产工艺。通过努力,汪铎和徒弟们以手工制弦为基础,还原打造了诸多工具设备,并不断改进工艺流程,真正将丝弦的制作工艺掌握在琴人手中,并产出音色灵动、音韵绵长的产品,让丝弦重回市场,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钢弦一较高下。

  养蚕制丝学手法

  廿年制弦守“古音”

  作为中国古老的拨奏弦鸣乐器,古琴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古代工业水平落后,制出的丝弦却培育出一代代抚琴操缦的大家;可在当今发达的工业体系下,一开始生产出来的丝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慢工出细活,依我来看,传承古法制作丝弦,在于放慢制作速度,在仿手工工艺和生态原料方面下功夫。”汪铎表示。

  要制出上等的丝弦,第一步就必须取优质的蚕丝为原材料。汪铎的徒弟张晞介绍,为把控蚕丝质量,整个制弦工艺中,从养蚕开始,都是汪铎带着团队亲力亲为。“古书记载用柘树叶喂养蚕后,可产出柘蚕丝,柘蚕丝较桑蚕丝更具韧性。为了能够获取柘丝,汪老带着我们从外地寻回柘树种植。”张晞说。

  在选择好生丝原料后,便正式进入制作工序的部分。络丝、併线、捻芯、晒弦、收弦、缠弦这六道古琴丝弦生产工艺环节,皆由汪铎带领团队全手工完成。“这些工艺我们都是从头学起,有困惑便向老师傅请教,丝弦制作工艺是一门古老的技术,有很多门道,只有做到尽善尽美,保证丝弦质量,才能让琴人弹出真正的意境。”汪铎娓娓道来。

  丝弦制作对时令季节也有讲究。一年之中,炎热的夏季、寒冷的冬天均不能开工。眼下正值秋日,正是晒弦的时节。张晞介绍,晒弦应观察一天中阳光的变化,掌握好晾晒的时间,丝弦必须得到充分晾晒,吸收足来自太阳的能量,方能奏响太古之音。

  如今,汪铎和团队手工制作的丝弦已经升级至第三代,还开发出了声韵清亮幽远的柘丝弦、柞丝弦和辑里湖丝弦等新品种。根据全国多地琴人的反馈,无论外观状态还是参数指标,皆已逾越上世纪七十年代前传统丝弦的水准。

  守艺钻研护文化

  授艺育人谋未来

  洞天琴苑内,一曲悠扬的古琴响起,正是汪铎在为来宾弹奏古琴曲《幽兰》。指尖腕下,阵阵花香似在婉转的音律中若有若无,闭起双眼,心静如水,舒心惬意,脑海里也仿佛渐渐浮现出一幅兰生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意境。

  好的丝弦只是一架高质量古琴的必备硬件之一。多年来,汪铎不仅致力于恢复传统丝弦、考证琴学史料和探研本源琴法,还从传统文化探析的角度对丝弦古琴做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在他的眼中,五十余年前,丝弦古琴的式微与丝弦工艺的凋零,原因不仅在于制琴材料的迭代,也能归结为古琴文化的断层。“好在如今喜欢古琴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希望有更多人能关注古琴和丝弦制作技艺,把古琴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汪铎欣慰地说。

  如今,天南地北的琴人齐聚洞天琴苑,通过学习和研究,大家渐渐明白,古琴不只是听觉艺术的享受,丝弦的一弹一拨间,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实证。

  “复兴”丝弦古琴的路上,年近九旬的汪铎依然步履不停:一方面,他带领琴人们继续研制丝弦、探研指法、深究琴学琴史,积极练好“内功”,加快申报文化项目和非遗项目,保护好传承好丝弦文化;另一方面,团队也在培养师资,启蒙少儿丝弦琴,打谱研究推广古琴曲,让丝弦古琴“走出去”,再度流行起来,重现古琴余音绕梁之境。

  (苏报融媒记者 陆宇其 瞿毅诚 文/图)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