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州:做好“六减”服务 创更优营商环境
时间:2023-12-08 09:24:52 来源:苏州日报

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减少9类事项审批环节,实现“精管理、少打扰”——

做好“六减”服务 创更优营商环境

  □苏报记者 葛芝

  做实“六减”新举措,“简”出发展新效能。

  2022年9月,苏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出台深化“六减”优化营商环境的27条措施,推动涉企服务“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频次、减机构,精简环节”。在2023年“市场主体优服年”,苏州市市场监管局推动这项工作全面升级,服务效能不断延伸。今年1月至11月,市市场监管部门共办理“六减”涉及市级审批事项达7975件;对9类事项减少9个审批环节,减少申请材料18份,减少审批时限75个工作日;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减负超过3558万元,“简”出了市场监管服务新效能,也“放”出了企业运行高质效和产业发展新活力。

  一体化服务为企业添便利

  “我在一个窗口提交营业执照和许可证变更的申请材料,同时办好了62家药品零售门店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备案证、预包装食品经营备案和医疗器械网络销售备案,省心多了!”今年8月,苏州健生源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孔先生通过吴中区设立的“证照联办”专窗一次性领取了所需办理的310张证照。在吴江区,同样大力推行的“证照联办”机制,为连锁企业提供了同等高效的流程办理服务。“证照联办”这种推动流程再造和业务融合,建立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机制,实现了“一次告知、一窗收件、一次办好”,最大限度让企业少跑腿,大大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近日,苏州牛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匆匆来到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求助。“我们急需变更食品生产许可证,如果一周内无法解决,会直接影响公司经营,能不能想办法加急?”面对企业负责人的询问,工作人员给出了肯定答案。法定10天才能办好的事项,市市场监管部门只用了5天便作出了许可决定……

  今年以来,诸如此类的案例不胜枚举,这些并非“特事特办”,而是“六减”举措推行以来的常态。自深化“六减”优化营商环境的27条措施推行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外资市场主体登记、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机动车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特种设备行政许可、食品生产许可、执业药师注册、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延续)9类审批事项开展了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工作。

  随着“市场主体优服年”主要工作任务和创新创优项目清单制定发布,市市场监管局再推29项新举措,同时将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备案纳入“多证合一”范围,做好开办便利店、餐饮店“一件事”,提供线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一体化服务。

  “汇总取重”实现“综合查一次”

  既要“优管理”,推动市场主体科学规范运营;也要“减频次”,把“重复检查”变成“无事不扰”。市市场监管局将两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新机制。

  “您好,贵公司近期分别在苏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的‘2023年苏州市化肥生产企业部门联合检查’,以及江苏省市场监管局下发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产品生产企业检查’两项抽检任务中被抽中,须配合接受抽样检验,经‘汇总取重’研判,现决定合并完成一次抽查,不再重复上门检查,特此告知。”近期,位于张家港保税区的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收到了来自苏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核查通知书。对于这样的做法,企业无疑是十分欢迎的。华昌化工法人代表胡波说:“降低检查的频次,为企业减少了不少沟通成本,我们也能集中更多精力,做好产品生产研发。”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在多部门联合检查中广泛运用“汇总取重”工作法,通过江苏省市场监管信息平台“检查对象重复情况提示”功能,对重复抽到的企业实施合并检查,在市场监管部门内部,合并执行各业务条线双随机检查任务,实现内部综合监管;在市场监管领域,推动整合各部门对同一企业的双随机检查任务,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了“上一次门,查多项事”。

  在此过程中,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监管机制,通过企业信用综合管理系统,将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记于企业名下,全量推送至“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平台。这个分类结果被市场监管、公安、住建、医保等24个部门通用共享,在制定检查计划时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现差异化监管。比如,市场监管部门在制定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任务时,对于企业年报“零申报”同时进行纳税申报按照A类10%、B类30%、C类50%、D类80%的比例进行抽取,实现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双随机监管工作中常态化运用。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依托“汇总取重”工作法,共整合任务860次,压减检查次数2233户,压减检查比例49.15%。对企业的干扰减少了,更多管理力量也得到释放,把日常监管工作做得更精、更优。

  不可靠、不正规的检验检测机构,也阻碍了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为此,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减机构”出重拳,加大了对机动车、生态环境等检验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20家机构被责令限期整改,4家涉嫌违法违规的机构被查处。截至今年11月,全市17家检验检测机构被注销。

  包容审慎推行免罚轻罚举措

  2020年以来,市市场监管系统免罚轻罚清单制度实现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升级进化。3年间,全系统共办理免罚轻罚案件20594件,案件数及减免处罚金额约占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的五分之一,力度全省最大。

  今年9月,市市场监管局出台《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4.0版清单指导意见》,发布了114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及减轻处罚清单。这份清单是在苏州市市场监管局3.0版“免罚轻罚”清单基础上,结合基层执法需求、借鉴先进经验进行的一次全面升级。4.0版免罚轻罚目录清单出台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色的“四新经济”企业等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为这些企业设置合理的执法“观察期”,优先采取教育提醒、劝导示范、警示告诫、行政指导或合规指引等柔性执法方式,推动企业自觉诚信守法经营。

  把“减费用”落到实处,方能真正帮市场主体降本减负。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行行政许可事项“零收费”政策,全市市场监管部门所属检验检测机构为2334个市场主体减免产品质量检验、计量检测费用570余万元;开展涉企收费整治,为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减负金额达3558万余元,一系列“减法”服务,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苏州优质营商环境“腾”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责编:吴昊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