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山塘街方基上人头攒动;朝宗阁外,大“鱼”晃动着尾巴,街上一片鱼灯点点。近日,在山塘历史文化街区、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区、盘门景区、仁恒仓街等地纷纷挂起大大小小的“鱼灯”,把新年氛围烘托得浪漫而唯美。
灯笼摇曳,年味从灯笼的微光中流淌出来,弥漫在每个角落。家的味道,滋养心灵,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古城非遗、文化资源正积极融入消费市场,深度嵌入文化产业发展中,展现出创新活力。
姑苏大鱼入梦来
文化意境促消费
此前,一部14分钟的短片《鱼灯》在哔哩哔哩、微博等平台发布后,迅速登上热榜。短片讲述了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年轻人,和朋友一起回乡过年,述说着“游子千里,灯燃家在”的动人故事,也带出了中国传承数百年的“嬉鱼灯”新春民俗。
而在最近,苏州街头巷尾也流行起了“嬉鱼灯”。在位于虎丘街道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的方基上,10条粉蓝、粉紫色相间的“斗鱼”高高悬挂在街巷上空。在鱼灯的照射之下,街巷两侧的墙壁被点亮,街巷也变成了流光溢彩的通道。一阵风吹过,大鱼的影子倒映在水中,仿佛真的游动起来。岸上鱼在飘,河中鱼在游,难分彼此。
而在不远处的桃花坞唐寅故居文化区,由非遗匠人制作的大型鱼灯,同样吸引着市民游客的目光。不同的是,这是一盏可以举着巡游的鱼灯,舞动时还能呈现游动的姿态。随着夜幕降临,这盏橙红色的鲤鱼鱼灯在古色古香的唐寅故居文化区缓缓亮起,粉墙黛瓦、鱼灯游弋、宾朋穿梭,照亮街巷的同时,也点亮了更多的“诗与远方”。
据方基上“朝花夕拾”市集运营负责人吴震毅介绍,方基上的10条斗鱼鱼灯中,大斗鱼有足足2米多长,小的长度也超过1米,“当下,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国风+意境’的氛围感布置。而山塘景区方基上的位置背靠码头,街巷窄而高,很适合挂鱼灯,烘托江南水乡‘鱼在水中游’的意境。”
来苏过春节的廖女士是第一次见到鱼灯。她表示“虽然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在苏州,一场场非遗市集、一次次文化展演,让我看到了当地人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非遗技艺出新招
传统文化焕活力
在姑苏区虎丘街道留园路上“藏”着一间非遗工作室,墙面上挂着琳琅满目的香囊、琴须和扇套,搭配精致的“流苏”,这些手工艺品伴随着位置的转移而轻微摆动,摇曳生姿的同时又不失端雅庄重。
“这种流苏确切地说叫‘回笼须’,每一根须都由两股以上的丝线交替拧成。一支流苏上有上百股回龙须,都是由同一根丝线贯穿制成。”66岁的苏州排(回)须技艺传承人施建萍正在编织故宫宫灯展中宫灯尾部的灯穗,手指灵巧地上下转动。“最近我们在赶制来自故宫博物院的订单,为岁末年初的宫灯展做准备。”施建萍介绍,工作室已经多次与故宫博物院等文旅单位展开合作,还参与双喜珐琅宫灯、四角宫灯的“回笼须”编织与修复工作。
2023年,苏州排(回)须技艺成功入选第六批姑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了拓宽受众圈,近年来,施建萍全家坚持致力于回笼须技法的传承与创新。学艺术出身的王子君作为“新生代”,凭借对色彩的敏锐度,辅助母亲在色彩搭配、纹饰组合上做出变化,在选用布料和丝线时也常以受年轻人喜爱的低饱和度的莫兰迪色,取代过去的大红大绿,“在求新求变的基础上,我们还是会遵从老底子的本原,在还原史料的基础上,尽量追求色彩搭配的和谐之美”。后续,街道、社区也将举办“非遗文化进社区”等活动,让回龙须制作技法被更多的人了解、欣赏,真正融入生活,让这一门传统技法焕发出新的生命与活力。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