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90后”开始立遗嘱?承托的是感激、牵挂和鼓励
时间:2024-04-10 10:06:52 来源:引力播客户端

  父亲突然重病去世,让33岁的小叶萌生了立遗嘱的想法。“没人能知道,明天和意外谁先到来。”深思熟虑后,她与丈夫一起走进遗嘱登记机构,立下遗嘱分配财产,并进行公证。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是年老后、病重时的需求,不太吉利。近年来,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更新,人们对生死问题更加理性,对待遗嘱的态度也越发积极。“给亲人的感谢信”“人生述职报告”“爱的承诺”……遗嘱在年轻人中,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90后”给外婆留遗产

  孝心比财产更珍贵

  今年3月,市老龄协会组织了一场法律咨询服务活动。在一群老人中,29岁的小黄很是显眼。他向工作人员咨询,若自己不幸早逝,如何把名下财产全部留给77岁的外婆?

  年轻、未婚、生活稳定,为何早早考虑起身后事?据了解,小黄自幼失去父母,是外婆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去年初,他的好友因病去世。这让他不禁担忧,如果自己也出现意外,谁来保证外婆接下来的生活?为了防患于未然,他决定提前安排,在专业人员帮助下早立遗嘱。

  “首先,这是一种孝心行为,难能可贵,值得肯定。”正和遗嘱库苏州登记中心主任程鑫认为,由于小黄还有其他亲属,按我国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一般情况下,外婆可能无法全部继承小黄的遗产。但遗嘱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由于小黄有明确遗嘱,倘若他不幸发生意外,法律将保护外婆全额得到这份遗产,充分保障老人的晚年生活。

  但程鑫也认为,这份遗嘱,更类似一份“爱的承诺”。小黄毕竟才29岁,而外婆已经高龄,正常来说,外婆先走的可能性大得多。此外,外婆已经高龄,若出现失能失智,即便手握巨额财富,也很难获得可靠的照护。“因此,小黄若担心自己发生意外后外婆老无所依,更适合应用《民法典》中的指定监护条例。即明确遗产管理人,委托专业机构或爱心人士,利用这笔遗产给予老人悉心照料。”她提醒,这样才能真正保障老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外婆抚养他,他牵记外婆,这是爱的双向奔赴。”程鑫说,遗嘱是生命隐秘的思考,不少年轻人预留遗嘱,不仅是对财产的提前安排,也是“给亲人的感谢信”,埋藏着对至亲的不舍和牵挂,令人动容。

  7年增长21.5倍

  这届年轻人对生命很尊重

  3月22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下属公益项目发布报告,分析了2017年至2023年保管的1.8万份中青年人群遗嘱。数据显示,遗嘱登记人正持续年轻化。7年里,“80后”订立遗嘱的人数上涨了21.5倍,年龄段越低增长越快,此外,女性比男性多84.6%。

  在所有登记理由中,登记年龄在30岁下者,“防止财产下落不明”是其主要考虑的风险。登记年龄在30岁以上、已成家立业者,“防止财产下落不明”和“照顾家人”是立遗嘱的主要理由。

  “如果有意外,得保证我们的财产能够保障长辈和孩子未来的生活。”小叶与丈夫在苏州事业成功,积攒了不菲的家业。她说,订立遗嘱时,夫妻俩也回头审视人生,“时间焦虑”让他们意识到,更应珍惜当下的生活、关爱家人好友。“前后修改了三次遗嘱,让我们越发珍惜生活的美好、生命的可贵。”小叶说。

  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年轻人如何立遗嘱、自书遗嘱模板等,都是大热话题。而在“微信遗嘱”小程序,用户可以给指定对象创建留言,被留言者可输入姓名、电话查询。尽管页面明确提示这些留言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遗嘱,但据了解,自2020年3月至去年底,这个小程序的后台共收到97347份微信遗嘱。其中,20岁到39岁年龄段的登记者,占比超83.5%。

  “可以理解为年轻人在寻找情感寄托的平台,表达爱、传递爱。”江苏盛乾律师事务所律师、苏州市老龄协会公益律师吴婷认为,虽然这些平台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人们可以在此表达自己的感激、祝福、期望,更是一种生命教育。

  “认真提前设立遗嘱,并不代表对生活丧失希望,反而是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吴婷提醒,遗嘱生效及执行均有特殊规定:“有效的遗嘱形式共有六种,包括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通过社交软件立遗嘱,很难保证满足法律规定的各要素,因此可能导致遗嘱无效。她建议,市民应在专业机构的帮助下起草、登记遗嘱,在完整表达订立者意图的前提下,确保遗嘱合法且全面。(苏报融媒记者 朱瀚墨 文/摄)

责编:鞠静静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