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24日)上午,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工程开工,标志着这一项目正式迈入建设阶段。作为迄今为止苏州建城史上投资最大的交通枢纽项目,北站枢纽以“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为定位,预计2027年底与通苏嘉甬铁路同步建成运营。苏州北站远期年旅客发送量预计达到3352万人次,改扩建后总规模约80万平方米。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变”在哪里?
此次扩容提升后的苏州北站,站场能级与城市门户形象将实现“双跃升”,总站线规模将达10台24线,并预留2台4线发展空间,站房升级为7层,包括地上4层和地下3层。
地上4层:
为高铁候车层、国铁站台层、国铁出站层和城市地面层;
地下3层:
为地铁换乘站厅、地铁站台、城市通廊及配套社会停车场;
积极打造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苏州北站的建筑设计颇具特色,以“水漾姑苏 环秀飞虹”为主题,既有园林底蕴又融入苏州水文化特征,站房屋面采用波浪形设计,与毗邻的环秀湖呼应,尽显苏州水乡之韵。
高铁苏州北站改扩建配套工程包括落客快速联络道工程、快速联络道东连接线工程、站房改扩建配套设施工程等7个子项,各子项目将分期分批实施,确保建设时序与城市发展需求精准匹配。
苏州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
苏州北站地处苏州市域中心,是国家高铁“八纵八横”大动脉京沪线和通苏嘉甬的十字交汇处,也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进一步向外拓展辐射的桥头堡。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建成后,苏州将从长三角东西向发展轴重要节点城市迈向长三角“十”字发展轴的枢纽中心城市,对于推动“市域一体化”发展,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站枢纽将依托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推动苏沪两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服务长三角、助力长三角的交通与经济“双引擎”。
“产站城人”深度融合 城市发展活力涌动
2008年,苏州北站正式开始建设。
2011年,京沪高铁正式建成通车,苏州北站同步开门纳客。
和苏州北站同步成长的是苏州高铁新城。
2012年,苏州高铁新城诞生。
十多年来,从一个“阡陌纵横”的典型水乡成长为“高楼林立”的现代新城,面对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及通苏嘉甬铁路建设的叠加机遇,苏州高铁新城以枢纽能级的不断提升,带动区域发展的整体跃升。
同时,苏州高铁新城正在精心规划环秀湖周边发展蓝图,通过交通枢纽与生态景观的双核驱动,致力于建设一个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新城。
苏州北站综合枢纽开工是苏州交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盛事,也是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一件喜事,期待2027年底建成运营!(摄影:孙宜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