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5年5月14日下午,《读懂苏州》系列讲座第六讲——文化苏州在苏州城市学院教学楼2-101教室成功举办。苏绣传统文化传承人、苏州工业园区善水苏绣馆主理人钱亚清以“绣见未来——数字时代的匠心守望”为主题,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探寻传统工艺与美学精髓的文化盛宴。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杨海华教授主持。
讲座开场,钱亚清凭借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引领大家与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为师生们开启了苏绣的瑰丽世界。她详细阐述了苏绣的历史渊源、技艺特点和文化内涵,并展示了精美的苏绣作品,让在场师生深刻领略到苏绣的细腻与华美。从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到气势恢宏的山水风景,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创作者的匠心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讲座中,钱亚清着重强调了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坚守和传承手工技艺匠心精神的重要性。她指出,虽然数字技术为刺绣的设计、生产和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但手工刺绣所蕴含的人文关怀和艺术价值无可替代。一针一线中不仅饱含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更承载着苏州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通过苏绣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我们能更好地读懂苏州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感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依然熠熠生辉的价值与意义。
互动体验环节,钱亚清现场演示了苏绣的基本针法和技巧,并耐心为同学们讲解如何握针、如何运线。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纷纷拿起绣花针,从最初的生疏笨拙到后来逐渐上手,每一针每一线都寄托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传承的热情。通过亲身体验,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苏绣技艺的理解,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许多同学在活动结束后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苏绣有了全新认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活动,让他们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了解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讲座不仅是对苏绣技艺本身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价值和意义的重新认知与挖掘。它让我们看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手工艺依然能够绽放独特魅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别样色彩。同时,也激励着广大师生在新时代继续坚守和传承匠心精神,为推动苏州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