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的诗句镌刻在历史书简造型的中国馆外墙,来自苏州的传统美学与当代中国科技文明闪耀世博会。昨天,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江苏周”活动开幕,苏报记者来到世博会中国馆,在这座移步换景宛如苏州园林的国家馆内探索属于苏州的元素。
中国馆外观设计如一轴徐徐展开的历史书简。张继的《枫桥夜泊》在中国馆外立面上完整呈现。中国馆门口排着长队,各国游客在门口打卡拍照。馆内影厅场场满员,这里播放的是《中国人的十二时辰》,按照一天十二时辰的顺序串起普通中国人的一天。影片画面呈现了苏州吴门三桥(蟠龙桥、泰让桥、人民桥),当朝阳洒在河面唤醒城市,中国人的辰时就这样开始了。
在中国馆文创商店,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风格的十二生肖杯垫几乎断货。据了解,桃花坞木版年画通常以头大身宽的人物为主,色彩以红、黄、蓝、绿等色为基调,给人一种对比强烈鲜明、欢乐明快的视觉感受。外国观众纷纷在这里寻找自己的生肖,并将“一团和气”带回家。
在中国馆非遗展演区,昆曲与评弹结合的《枫桥夜泊》曲调一出,外国观众纷纷被悠扬曲调吸引,拿出手机拍下这段精彩的技艺展演。“我们将昆曲和评弹结合到同一首曲目中,创新编曲这首最能代表苏州的《枫桥夜泊》,”江苏省演艺集团评弹团团长王斌介绍,“我们特别希望两种艺术形式在融合交流中互相提高,在世博会上给全球观众留下属于苏州的记忆。”
在苏绣展演区,日本观众不断对苏绣发出惊叹。苏绣艺术家俞君瑶现场展示绣一幅金鱼图。日本观众田中女士近距离观察后提问:“针线怎么这么细?”俞君瑶介绍,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一根丝线可以劈成128股,正反两面图案一样,她边说边展示金鱼图的背面。田中女士感叹:“中国传统的东西真厉害!”
苏绣展台还展示了双面绣《水乡人家》、双面异色绣《螳螂猫》等作品。国家级非遗(苏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介绍,这次将苏绣中最经典的代表作品带来世博会,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苏绣,也助力苏州非遗技艺更好地走出国门。“苏绣和日本水彩画有点相似,又有很大不同。双面绣很不可思议,我们在中国馆学到了很多。”一名日本观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记者 葛皓珺)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