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的城市中心在哪里?”以往,面对许多初次来昆山的客商,这个疑惑常常令人语塞。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下,昆山形成了多中心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散人口压力,但也由此造成城市辨识度不高的问题。
“昆山的产业发展始终跑在城市建设的前面,就像一个孩子长大了还穿着原来那套不合身的衣服。”昆山勇于直面城市发展的短板。
昨天,昆山举行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暨重点片区推介合作发布会,正式开启打造昆山“城市之心”的新征程。这一凝结“中国最强县”产城人融合梦想的新实践,在昆山发展高峰上扬帆起航。
立足“昆山之路”起锚地,迈向“全球创新城市”
从工业化时代到城市化时代,从“昆山之路”到“城市之心”,处在“最好的时代”的昆山,有决心、有实力、有信心通过空间重构、产业升级、生态赋能和区域协同,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创新城市”跃升,探索县域“未来城”发展的边界。
历史的发展,总是在一脉相通中起承转合。
这里是昆山对外开放的起始地,民国时期就凭借秀丽的水域风光,成为外商(英商为主)聚集地,举办了赛艇、网球等体育赛事,启航了并蒂莲、岁月火车专列,推动昆山生活方式焕新。
这里是昆山工业起步发展的摇篮,“顺昌纺织”率先抢滩,首个投资超3000万美元的“沪士电子”落定青阳港,拉开了台企大规模投资昆山的序幕。
这里更是“昆山之路”的起锚地,40多年前,最早的昆山3.75平方公里工业小区,就是如今规划的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所在之地。当初的昆山开发区管委会坐落于东新街,昆山最早获批国家级开发区的10平方公里范围就以青阳港两岸为主要区域。
这里还是昆山中心城区最后一块成片的黄金空间,与昆山市政府隔路相望,高铁、地铁、高速、中环高架环绕,是“中心中的中心”。
“20年间,昆山地区生产值增长了8.4倍,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7.8倍,进出口总额增长了3.9倍。”在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暨重点片区推介合作发布会上,昆山市委书记陈丽艳坦言,跳跃的数字彰显的是经济发展的登山速度。但需要正视的是,昆山的产业一直跑在城市建设的前面。“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与昆山百强县市之首综合实力相匹配、具有标识度和国际范的城市中心和活力街区。”
确实,昆山发展得太快了,以前的繁华热闹的青阳港逐渐变成城市的沉寂之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大量青年人才纷至沓来,随之催生出对美好城市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和部分城市功能不足存在矛盾。因此,昆山下定决心,以城市之名吹响嘹亮的号角,打造一座让外来者称道、让本地人自豪的现代化大城市。
启迪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张斌参与了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规划设计。在他看来,昆山打造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具有天时、地利、人和三重优势。
从天时来看,连续20年夺得“县域之冠”的昆山,需要以城市之新赋能产业之新,对青阳港这个“昆山之路”的起点和精神代表进行升级。从地利来看,以地铁连接苏州和上海两大都市的昆山,有打造中央商务区的天然区位优势。而从人和来看,昆山从上到下意气风发,想干事,必定能干成事。
“以往,大家对昆山的印象都停留在一个制造业城市。在新时代里,昆山不应该只是这样,而是应该把自己的城市形象和配套提升到和GDP对等的形象目标上来。”张斌说。
定位“五最”高起点,集聚顶尖资源画出最美图画
从高空俯瞰,青阳港如一条巨龙,在昆山市中心蜿蜒向前。在青阳港中央商务区范围内,从前进路到朝阳路,共有4座大桥巍巍矗立。其中,穿过腹地的震川桥是新修的3座大桥之一,这是苏州内河最高桥梁,也是昆山大手笔开发建设青阳港的一个缩影。
作为一条流经昆山城市中心的“大动脉”,青阳港曾是郑和出海的补给航道,如今浇灌出两岸的“产业森林”,塑造出城市强健的“筋骨”。7年时间的规划布局,几百稿次的精雕细琢,“千呼万唤”的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许多人不禁要问,这座“港”,到底要建成什么样?
“未来,这里将成为昆山最高端、最时尚、最安全、最便捷、最智慧的城市新中心。”在当天发布会上,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坐标锚定“五最”。
走进青阳港开发建设展示中心,巨大的沙盘上,青阳港中央商务区的现代写字楼流光溢彩,向参观者展示一座绚丽多姿的活力之城。“青阳港要画出昆山最美的图画!”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崔晗说,要为城市塑形,打造昆山“城市之心”;要为产业提质,集聚昆山最前沿、最高端的产业;要推动城市功能升级,集聚最好的社区、学校、商业、医疗,为年轻人创造更加喜欢的生活场景。
在这片3.4平方公里区域里,将形成250万方开发规模,吸引500亿元总投资,打造8公里黄金水岸,构建1000亩蓝绿交织的环城滨江公园系统,实现“城区即景区”。河岸两侧,20栋超级办公塔楼与40万平方米产业办公空间相映成趣,着力招引高能级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产业,规划共享办公、联合实验室,打造无车化慢行总部商务街区。
青阳港还将着力破解一般商务区“白天拥堵,晚上空城”的问题,大力引进优质商业服务形态,积极发展首店经济、夜经济,通过亲水步道、艺术装置,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实现“白天有白天的热闹,晚上有晚上的烟火气”。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有水则灵。你能想象,没有黄浦江的陆家嘴是什么样吗?”上海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华建集团华东院总建筑师、青阳港中央商务区总建筑师张俊杰认为,就国际大都市而言,滨水核心区都是城市的CBD,集聚了最顶尖的资源。
吸引头部企业,投资共建抢占长三角一体化先机
当天,昆山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约,涵盖战略合作、总部、居住改善、酒店、商业、文旅载体、银团合作等43个项目,总投资超1000亿元。活动还集中发布了一批总部办公、酒店商业、居住改善等9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超800亿元。昆山城市、乡村设计师联盟成立,组建从策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的全链条智囊团,共绘城乡融合、产城融合、生态融合的美好蓝图。
从综合实力来看,昆山连续20年位列全国百强县之首,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38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2000亿元。此外,昆山高新技术企业占苏州1/5、全省1/15,为打造中央商务区提供了有效需求。
从人口总量来看,昆山服务人口超300万,随着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城市吸引力、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选择昆山,全年户籍人口净迁入3.3万人、迁入人口平均年龄26.4岁,人才资源总量56.5万人,需要一个相匹配的CBD,打破县级资源瓶颈,吸引更多人才、产业、资本要素集聚。
从消费能力来看,昆山是一座“先富之城”,为打造中央商务区提供有力支撑。2024年,昆山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1.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146元,比上年增长4.6%;居民人均消费支出46628元,增长5.0%。
中国五冶集团是首批在青阳港拿地企业,将投资15亿元,建设占地10万平方米的企业总部基地。“我们非常看好昆山,想深度参与昆山的建设,下决心在昆山创办一个全资子公司。我们认为,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抢占先机,青阳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中国五冶集团副总经理、上海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家元说。
像五冶集团一样嗅觉灵敏的企业不在少数。今年2月以来,青阳港中央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已与15家行业头部企业展开深度洽谈,涉及产业运营、酒店管理、地产开发等领域。
“遇见一座城是缘分,共建一座城是信任。”陈丽艳表示,昆山将始终秉持“用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真正做到“企业需求早知道,政府服务早送达”,用实际行动证明,选择昆山就是选择机遇,投资昆山就是投资未来。(记者 朱新国 占长孙 周函)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