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鸡头米正值采摘期,一方方水田上漂着直径近1米的圆叶,生机勃勃。然而,台风“竹节草”过境掀翻部分圆叶。昨天(8月1日),在吴中区甪直镇的水八仙生态文化园,农户们在水田中忙着采摘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将翻折的叶子一张张恢复原样,力求将台风对鸡头米生长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八仙生态文化园所在的澄湖农业园,是苏州规模最大、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水生蔬菜基地之一,也是地产鸡头米主要生产区。早上7点多,记者跟随种植户金雪华来到这里,水田中部分圆叶被大风掀起,翻折在水面上。“被掀翻的叶片不多,可以及时补救。”金雪华一边把翻折的叶片恢复原状,一边开始采摘。“头茬果个头不算顶大,但胜在鲜嫩。”金雪华抹了把脸上汗珠笑着说,鸡头米采摘从8月初持续到10月,前后能采11到12茬。“接下来采摘的几茬,不但个头大,果实也饱满。”
台风对鸡头米的影响如何?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尹渝来介绍,鸡头米的生长主要靠叶片通过光合作用提供养分,叶片翻折会影响养分供给,幸运的是此次台风影响有限,不会带来鸡头米减产。根据气象预测,接下来气温稳定在32到35摄氏度,是鸡头米适宜的生长温度,今年无论是个头还是品质都会比较好。
在水八仙生态文化园,200多户鸡头米种植户大多来自甪直江湾村。江湾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翁卫星介绍,目前,头茬鸡头米刚零星采摘,8月5日前后进入全面采摘,口感最佳的要等到8月中旬的第三、第四茬,那时是鸡头米大量上市的时候。
基地不远的湖浜村村口,十几名老人围在一起剥鸡头米。加工队伍负责人王芳英说:“甪直鸡头米口感水嫩,我们坚持手工剥确保鸡头米的完整性。”她每年召集附近的老人手工剥鸡头米,今年开始尝试直播卖货,希望将甪直鸡头米卖得更远。
目前,吴中区鸡头米种植面积共8000多亩,主要在甪直镇,今年预计产量400吨。2017年9月,吴中鸡头米被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记者 朱雪芬 实习生 蒋涵瑶)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