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激发全党全社会创造活力,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近年来,苏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在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中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进一步完善干部担当作为激励和保护机制,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为创新者鼓劲。即日起,开设“激励担当作为 奋力勇挑大梁”专栏,聚焦全市各地各部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生动实践,深入各地、各条战线深度挖掘、系统总结创新实践和鲜活经验,展现广大干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攻坚克难锻造过硬本领的昂扬风采,全面营造激励干部敢为善为的浓厚氛围,凝聚起更加强劲的奋进力量!
重大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干部担当是攻坚突破的关键力量。
今年以来,苏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深入落实省委激励干部担当作为“20条”举措,细化推进12条具体措施,坚持以硬举措激励担当作为,激发“拼抢闯”的精气神,让广大干部在重大项目攻坚中锤炼作风、增长才干,掀起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热潮,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能。
拼一线勇攻坚,实绩见担当
上月,总投资50亿元的立讯机器人总部基地项目在常熟智算未来城破土动工。这片热土上的忙碌景象,距项目签约仅过去43天,再次刷新了项目推进的“常熟速度”。这样的高效服务,背后是常熟党员干部“与时间赛跑”式服务。
服务发展大局,干部是关键力量。从招商一线到企业车间,从行政审批窗口到项目建设工地,到处活跃着他们躬身力行的身影,正是这种“招商有热度、服务有温度、护航有力度”的实干担当,让常熟成为企业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投资热土。上半年,常熟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总投资493.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2%。
今年以来,常熟市认真落实市委大力选派年轻干部到改革攻坚、双招双引等“五个一线”摔打磨炼的要求,紧扣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重点任务,综合遴选优秀年轻干部组建“双招双引”青年突击队,建立“系统培养+实战考评+精准输送”立体化培养机制,通过开设系统性培训课程、搭建多领域实践平台等,全方位提升年轻干部招商素养。以实战为导向提升招商队伍专业能力,选派年轻干部分组赴深圳、苏州工业园区、昆山等先进地区投促中心、招商飞地、国资国企跟岗实训,加快培养和储备一支懂经济、熟产业、善招商的年轻干部队伍。
“将年轻干部定向输送至一线只是起点,关键在于后续的‘战场点将’与‘赛场选马’,让他们在实战中持续迸发活力、加速成长。”常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健全常态化跟踪评估和动态调整机制,综合运用实地走访、专项考核、实绩分析等方式,多维度、近距离考察干部政治表现和履职成效,为干部精准“画像”。今年以来,已根据考察情况将27名表现突出干部纳入储备库重点跟踪培养,为4名干部优化调整了工作岗位,使其才能得到更充分的施展。
鼓干劲聚动能,提振精气神
“让有为者有位、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激励着更多干部在一线敢闯敢拼、善作善成。
几个月前,在相城经开区的会议室里,一场专项协调会正在紧张进行中,经开区的招商干部与有关职能部门的业务骨干,正在围绕志博信华东总部项目方的诉求,进行综合研判,沟通解决方案。为了将总投资30亿元的志博信华东总部项目牢牢“钉”在相城,这支招商队伍多次南下深圳,聚焦企业落户的基础设施需求、后续发展需要等关键要素,与多部门多次专题会商,逐项协调解决堵点问题,最终促成这一重大项目在2025苏州相城(深圳)产业发展推介会上成功签约。而这全过程,都被相城区委组织部派出的“观察员”详细记录在《干部一线表现纪实表》中——从问题协调的应变能力,到解决问题的闭环效率,每一项都成为评价干部的鲜活依据。
今年以来,相城区按照市委深化“以事找人、人事贯通”评价机制的要求,以项目为“考题”,通过列席活动看应变能力、走访现场查落实成效、与干部详谈知短板弱项,将知事识人嵌入项目推进全流程。同时,将观察评价结果与选拔任用、教育培养、奖惩激励等相关联,有效推动干部在招商一线既出成果,又长本领。上半年,全区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新签约125个,总投资约490亿元。
“过去看招商成绩更多是看‘签约数’,现在用具体案例替代抽象评价,让干部在项目中的‘攻坚度’可感可鉴。”相城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观察记录—实绩分析—任用建议”的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已有172名在重大项目招引、落地推进中表现突出的干部被纳入优秀人才库,18人获得提拔或进一步使用。
强本领砺精兵,锤炼硬功夫
一边开着协调会,一边营业执照就办好了,这一幕发生在錼创科技与昆山开发区的一次项目推进会上。7月22日,錼创科技Micro LED生产基地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昆山开发区。
这样的场景,在昆山并不少见。今年以来,昆山党员干部在招商一线、企业车间、招聘会场,打头阵、当先锋,围绕推进项目建设、保障企业生产,聚焦政策、服务、用工等方面抓落实、抓执行、抓保障,持续优化“昆如意”营商环境。上半年,昆山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5个,总投资633亿元,规模居全市第一。
今年以来,聚焦“抓项目、强治理、提效能”,昆山开展“昆玉·青锐”百名年轻干部培养提升专项行动,综合运用“理论+研讨+实训”的多元化方式,加强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专业化年轻干部发现储备和培养锻炼,努力打造一支能够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分析辨别项目能力强、有方法对接资源、懂技巧沟通谈判、重创新提供服务的骨干队伍。
“招商是一项考验智慧和谋略的事业,招商干部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经验的传承和积累。”昆山市商务局副局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马丽说,“我们一方面大力开展培训,采用‘新老共培’‘以老带新’的模式,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招商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实战能力;另一方面,为年轻招商干部配备经验丰富的成长导师,组织他们深入企业产销等一线随岗实训,以‘老法师’的传帮带和实际经营体验进一步增强他们为企服务的意识和本领。”(记者 朱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