乏力、疲劳、睡眠障碍、抑郁焦虑……为解决市民这些健康问题,苏州这两家医院“上新”!
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近日,苏大附四院正式上线神经、精神系统疾病智慧医疗管理系统。
治疗睡眠障碍、抑郁焦虑、阿尔茨海默病(AD)等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管理和密切随访。该系统能够整合患者健康数据、提供远程互动服务,实现对相关疾病的早期识别、动态监测和个体化干预。未来,系统有望服务于区域医联体单位,扩大智慧医疗覆盖范围。
系统在该院神经内科、精神医学科首批投用。
该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郝永岗介绍,系统集成了线上量表(如睡眠、抑郁、焦虑评估)、线下检测信息、患者状态监控等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电子化整合和智能分析,能够解决传统诊疗中难以实现的长期、系统化随访和即时干预问题。尤其是应对AD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系统可定期推送认知评估量表、管理用药依从性、协助家属记录异常行为,并通过跟踪分析病情,及早识别患者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睡眠障碍、情绪不佳,是市民的常见问题。该院精神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陈文介绍,该系统与医院睡眠中心深度融合。中心医生可将精准检测到的相关指标、认知行为等治疗情况,实时同步到线上系统,不仅助力疾病早诊早筛,医生还能根据情况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从而提升诊疗效率与患者体验。
苏大附四院信息处副处长叶栋介绍,近年来,该院积极探索智慧医疗,多手段便利市民就诊。根据就诊需要,市民进入该院互联网医院的疾病管理模块,就能自主记录日常情绪、睡眠质量及服药等情况,医生端可实时监测数据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他特别提到,该院注重患者隐私与数据安全,全部数据存储于院内服务器,通过数据加密、权限分级、匿名化处理及全程溯源机制,确保信息合规、安全使用。
当天下午,医院还开展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专项义诊。在工作人员引导下,首批患者顺利进入并体验该疾病管理系统。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苏州这家门诊,专治不得劲!近日,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开设“中医疲劳与乏力门诊”,成为苏州首家专注于用中医手段解决乏力、疲劳问题的专科门诊。该门诊通过中西医结合模式,为容易感到疲劳等亚健康人群开辟针对性新解法。目前,门诊每周六全天开诊。
“医生,我整天都感觉特别累,晚上睡觉连掀被子力气都没有。”今年30岁的李女士(化名)是一名白领。此前,她查过内分泌、甲亢、血常规等项目,指标均正常,却始终浑身瘫软。辗转多个科室后,她经同事推荐来到了“中医疲劳与乏力门诊”。
针对李女士的情况,医生为她开具补气、温阳、调肝脾的中药方。此外,还建议她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
“门诊新开诊便接诊了20多位患者,涵盖全年龄段人群。疲劳早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现在是跨越年龄的通病。”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徐一慧介绍。李女士这样的病例就比较典型,医生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她进行全面调理。
“之所以将门诊直白地命名为‘疲劳与乏力门诊’,就是考虑到‘治未病’‘亚健康’等说法老百姓难理解,也很难有切身感受。这样一来,大家一看门诊名字就能按照自身症状及时就医调理。”徐一慧说。
门诊可以满足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前干预等核心需求,为患者进行中医的整体调理。
据了解,门诊提供灵活多元的治疗方式。在中医调理方面,医生会为患者辨证开具黄芪桂枝五物汤、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汤剂。此外,医院还有酸枣仁、玫瑰花、吴茱萸制成的安神贴等针对性敷贴,贴在脚底涌泉穴帮助 “引火归元”。病人睡眠质量提高后,疲劳的症状也会大大缓解。
就诊指南
门诊地址: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3楼H区
门诊时间:每周六全天
预约挂号:可在微信服务号进行挂号预约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