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3月17日首批48名医护人员回苏州,3月20日,又一批26名支援湖北的苏州白衣勇士从黄石、武汉归来!据悉,他们将在太湖畔一家酒店,进行为期14天的集中休养。
截至目前,苏州仍有275名医务工作者留守湖北继续战“疫”,其中武汉271名、黄石4名,期待他们早日归来。
“蛋黄苏”联手抗“疫”
变身当地妇幼“守护天使”
“感谢‘苏大强’,你们辛苦了!”从慈湖山庄到武黄高速路口,黄石人民夹道相送;当队员们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道旁车辆鸣笛致谢……今天这惜别的一幕幕,惹得苏州援湖北医疗队员纷纷落泪。
2月初,湖北疫情持续告急的关键时期,国家卫健委宣布建立16个省支援武汉以外地市的对口支援关系,以“一省包一市”的方式,全力支持湖北省加强对患者的救治工作,江苏省对口支援黄石市。2月11日晚,包括26名苏州医护人员在内的江苏省援黄石医疗支援队顺利抵达,当晚黄石人民的热情礼待刷屏网络,使“蛋黄苏”这对“甜蜜CP”登上热搜。
根据统一调度,来自苏大附儿院的12位医护人员被分配至黄石市妇幼保健院、黄石市中心医院、黄石大冶市人民医院等医院,部分对口儿科诊室,部分则支援重症监护等隔离病区。
苏大附儿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柏振江、新生儿科副主任护师郭宏卿、呼吸科主管护师韩珺,三人前往支援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正式上岗前,三人提前到医院探访了各自的岗位,柏振江还为该院CT室的感控流程提出了更加安全合理的优化策略,郭宏卿、韩珺也对新生儿病房隔离区提出改进意见,这些新生儿的父母都是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根据苏州专家的建议,该院当天就对病区设置进行了优化。
3月10日,出生58天的女婴彤彤(化名),和她的妈妈冯女士从该院顺利出院。彤彤是当时黄石市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一家四人确诊为新冠肺炎,2月26日凌晨彤彤和妈妈转入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柏振江在处置儿童病毒性肺炎和危重患儿救治方面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了对彤彤的救治:“结合母女俩的临床表现,评估二人均属于轻症患者,建议只对冯女士进行常规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而对彤彤则着重进行心跳、呼吸以及体温的监测,防止患儿病情由轻症进展成重症。”在黄石、江苏两地医护人员14天的联手救治下,彤彤和妈妈出院回家了。
“指哪打哪”随时转战
“我们就是来克服困难的”
今天下午,MU7874航班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就在等候下飞机时,队员们在舱内合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机长还举起了“身着白衣、心有锦缎”的字牌,向白衣勇士们致敬。
据了解,江苏医疗队在黄石的战役打响后,基于黄石不同医院的需求及每个队员自身的特点,队员们被安排到不同的医院及病区,来自苏大附一院的14位医护人员分别赶赴不同医院开展救治。而且人员和布局随时根据患者的情况动态调整,如该院呼吸与为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晓辉,已经是第三次换岗了。大家都清楚,每一次换岗,意味着可能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医务人员个个士气十足:“我们就是来克服困难的。”
苏大附一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孙蔚回忆,快节奏、抢速度,是每一名战友工作时的缩影。“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进病房时,病人的病情变化是未知的,接收的新患者可能有的严重基础疾病是未知的,各种潜在风险也是未知的,而唯一明确坚定的,是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必胜信念和决心。听安排,我们指哪打哪!”
3月10日起,随着黄石市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逐步康复出院,江苏省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通过调整部署,将其余危重患者集中到医疗条件更好的黄石市中心医院进行救治。苏大附一院13名医护人员入驻该院。
他们凭借过硬的业务技能,利用呼吸机、ECMO、康复者血浆、氢氧吸入等治疗方案,和苏黄两地专家团队一起打响黄石新冠肺炎清零歼灭战。在重症病区,苏大附一院呼吸、感染、重症、护理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熟练应用无创通气、高流量湿化治疗及氧疗等呼吸治疗手段,成功救治多例病情复杂的重症患者,避免了气管插管等有创治疗。
据悉,根据安排,苏大附一院这14名队员中,今天10名队员先回苏。此外,穆传勇、赵大国、孙湘、徐盼盼等4人将继续留守黄石,上午与队员一一拥抱告别,他们转身又回到了“抗疫战场”。
方舱医院里一待就是6个小时
做抚慰医患心灵的“特种兵”
“英雄的武汉人民:随着疫情控制,我们也到了离开的时候。都说我们伟大,其实你们才是最伟大的。每一个武汉人都是英雄,能与你们一起战斗是我的荣幸!”今天临走时,苏州市广济医院精神科病区主任李传威给武汉人民写下一封信,并把信留在了驻地。
随着心理危机干预被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2月24日,由市广济医院派出的3名精神科医师——杜向东、李传威、陆心传,随江苏省心理援助医疗队出征湖北武汉,全力支援当地开展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心理干预。25天里,他们作为“心理特种兵”,前往武汉市第八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以及多个出院患者康复驿站,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干预帮助。这也是苏州首次派出精神科医师驰援湖北。
“疫情影响的不仅是身体,还会影响心理健康。”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委员、市广济医院副院长杜向东告诉记者,“心理特种兵”们抵达武汉后,经过为期一周的强化院感培训以及心理干预相关培训,支援工作逐渐步入正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距离队员驻地800米,3名苏州队员分成两组——该院精神科病区主任李传威、儿少精神科主治医师陆心传负责上午的心理查房,杜向东负责晚上的团体治疗。
以当天在舱内的6个小时为例,队员们对约230名患者进行巡查和心理诊疗,主要给予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对于一些有明显情绪反应的患者,他们还与床位护士沟通,给出心理治疗建议。
由于方舱晚上无法熄灯,有部分患者出现了睡眠问题,对于床位医生开具的助眠药物有抗拒心理,失眠让他们很痛苦。为此,“心理特种兵”对他们一一给予科学使用助眠药物的健康教育,并建议患者白天在方舱内适当运动、减少午睡时间。经过干预,患者普遍能接受药物助眠了,一些长期躺着的患者也立马下床开始“动动筋骨”,积极配合治疗。
(苏报融媒记者 张甜甜 周函 陆珏/文 王亭川 周函/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