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蓝绍敏署名文章
时间:2020-04-09 21:14:13 来源:苏州新闻

  近日,《中国纪检监察》杂志刊发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的署名文章《厚立从政之德—写在况公祠开馆之际》。

  厚立从政之德—写在况公祠开馆之际

  江苏省委常委 苏州市委书记 蓝绍敏

  历史喜欢以纪念的方式,展示和缅怀一些人、一些事。这些“纪念”积淀了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精神标识,或文字、或实物,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存在,长留历史长河。位于苏州的况公祠正是这众多历史遗存中的代表。

  明正统七年(1443年),被民间誉为“三大青天”之一的苏州知府况钟积劳成疾,卒于任上,时1府7县建祠纪念。沧海桑田,缅怀不变,数百年间况公祠多次修缮重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江苏巡抚于准重修苏州文庙府学,新建明太守况公祠。清道光六年(1826年),苏州知府额腾伊修建西美巷况公祠。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苏州知府桂超万组织修缮况公祠……

  每次修缮重建,都是后世对况公“为政以德”的推崇和传承。况公治苏13载,对上尽忠朝廷,对下孜孜爱民,廉洁自律,家风甚严,真正做到了“视国事如家事,视民事为己事”。修祠,是为纪念,更为弘扬。

  铭感于此,2019年,苏州市委再度修缮况公祠,决定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改造后的况公祠,借园林艺术之美,依次展陈“壮阔生平”“卓越功勋”“政德润苏”“德言誉赞”“政德传承”“政德绵长”,“政德”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缮,将文庙府学收藏的观德碑复制进况公祠,寓理于物,物以载道。此行此举,有如清康熙年间苏州知府陈鹏年将“廉石”移至况公祠一侧,传承廉廉相称、教育警示之效。

  观德碑为南宋苏州知府赵与筹所立,寄托了他以“德”引领社会风尚、与“德”相守的理想,这种治世理想正是况钟治苏追求。况钟治苏期间“构一小阁”取名“退思斋”,自述沿袭“古贤守闭阁思过”之义,并效法先贤,先后重修吴地先祖泰伯、春秋名相伍子胥和北宋名臣范仲淹、苏东坡等庙祠,其旨在于弘扬古人德政,以期淳风化俗、倡教礼乐。观德碑于赵与筹是“心端”,于况钟是“体正”,二者遥相呼应,相得益彰。此次修祠搬碑,既是对古贤治世思想的传承,也是况公祠教化作用在新时代的丰富发展,更是政德教育基地的点睛之笔。

  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为政以德”,自古以来就是从政者的职业标准。德,源自内心,心静则心正,心正则德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是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当年况公以社稷安康为己任,替朝廷分忧、为百姓造福,封建时代的官员尚能如此,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牢记初心使命,永葆政治本色,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这是党员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况公为官苏州,重民爱民、安民保民,留下了“三离三留”的青史佳话。

  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更要强化宗旨意识,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做到心底无私、赤胆忠心。“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况公以诗明志,是严于律己,是心中有戒。从古至今,无论是古代的士大夫,还是当代的党员干部,清正廉洁都是为官从政者的私德底线,只有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戒贪止欲、克己奉公,才能获得人民信任,受到百姓爱戴。

  奋伟力以扬清,矜细行以树德。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苏州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上,对况公祠进行修缮并打造成为全省首家党员干部政德教育基地,是历史之责,更是时代所需。党员干部惟有见贤思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政德,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动实践践行政德,才能让“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苏州蔚然成风,成为新时代又一鲜明风尚。

  新闻多一点

  3月23日,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赴况公祠调研。

  位于姑苏区西美巷的况公祠,始建于1826年,占地1400多平米,是百姓为缅怀明代苏州知府况钟所建造的祠堂。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况公祠从2019年开始启动综合布展升级改造项目。

  改造后的况公祠以况钟的廉洁事迹为主线,由古戏台、壮阔生平厅、卓越功勋厅、政德润苏厅等部分组成,将于近日正式开馆,打造成为全市干部政德教育基地。

  蓝绍敏强调,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要持之以恒加强政德建设,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强化宗旨意识,增强对“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认同,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和道德操守,把家风建设摆上重要位置;要用好用活这一苏州独有的政德教育资源,创新展览展现形式,把况公祠政德教育基地的品牌打响,给广大干部、市民和游客留下深刻印象,提高吸引力、影响力和震撼力。

  况钟是谁?

  况公祠是纪念况钟的专祠。

  况钟(1383-1443),字伯律,江西靖安县人。初为小吏,明永乐间荐授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出任苏州知府,在巡抚周忱支持下,况钟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减免苛徭,设仓济农,兴修水利。在任13载,积劳成疾,正统七年十二月(1443年1月)病故于任所。

  况钟在苏州任知府十三年,受到苏州人民的信任和爱戴,曾演绎了“三离三留”的传奇故事,为后人千古传颂。

  一离一留

  第一次离任是况钟上任后的第二年,因继母去世,须辞官回家“丁忧”,守孝三年。百姓知道后,三万多人联名上书,并派代表到北京要求朝廷缩短况钟“丁忧”时间。当时民谣唱道:“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恩,回去后,愿复来,养田叟。”被民意感动的明宣宗接受了民众请求,命况钟第二年正月即回苏复职。

  二离二留

  第二次离任是明宣德八年(1433 年),那时况钟任期已满3 年,须进京述职。苏州人民怕他因政绩优异,升官离去。况钟起程时,“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舆卧辙”,舍不得他走。第二年春,况钟返苏复任。百姓唱道:“太守朝京,我民不宁;太守归来,我民忻哉!”明宣德十年,明宣宗驾崩,明英宗即位。当得知况钟可能调任,八万余人联名上书请求留任。明英宗顺从民意,命况钟翌年正月继续赴任。当时,又有民谣唱道:“况青天,朝命宣;愿早归,在新年。”

  三离三留

  第三次离任是明正统五年(1440 年),这时况钟9年任期已满。朝廷委派的苏州新知府已经到任,可苏州百姓就是不接受。两万多人联名上书挽留,促使朝廷最终撤回新知府的任命,提升况钟为按察使,让他以按察使的官衔和正三品的俸禄待遇,继任苏州知府职务。况钟返苏时,百姓们出府境数百里之遥迎接,盛况空前。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