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跋山涉水创业路 只为那碗地道的牛肉拉面
时间:2020-08-24 11:01:58 来源:苏州生活广播

(金乡邻通讯员 陈心怡)张永福,回族,04年来到苏州,是苏州工业园四季新社区的红管志愿者。他于今年5月在四季新辖区的馨都商业广场开了一家拉面馆。门面不算大,但十分具有民族特色。张永福作为早期来苏州创业的少数民族,在将家乡美食传递到苏州的同时,也热心致力于公益事业,积极为社会做贡献。

张永福出生在青海的拉面世家,祖上都是开拉面店的,他亦传承了祖传的牛肉面制作厨艺。04年初,怀揣着传播家乡牛肉拉面的初心,有着拉面技艺的张永福带着新婚的妻子跋山涉水来到苏州。刚开始时凭借自己拉面的手艺,便和妻子在苏州普通面馆打零工。日积月累,张永福和妻子以自己独到的拉面手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攒了来到到苏州的第一桶金,于07年在苏州观前街开了一家兰州拉面馆。不料当年偏偏遇到了金融海啸,人山人海的观前街一下子没人了,面店长期入不敷出,再加上昂贵的房租,张永福前期的投入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迫不得已只能在07年底租金合同到期时把面馆关闭了。

此时手头的积蓄全部亏空了而且还欠了一些债务,张永福只能再次开始打工的日子。12年时张永福家庭迎来新成员的诞生,孩子的出生加剧了家中的开销,再加上张永福时刻惦记着老家青藏高原的牦牛肉和藏系羊,很想把美食重新传播起来。于是又找了个小摊做了牛肉拉面和烤串,面食依然是纯手工面,食用油都是青海高原菜籽油,肉质也非常新鲜,吸引了一波又一波客户,名声甚至还传播到苏州大市范围外,不少南京和上海的客户都慕名而来。

然而,由于小店缺乏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有效证件,市场监管局的检查人员告知了张永福夫妇其中的厉害关系,希望他们能关掉摊铺整顿后再合法经营。张永福夫妇认真听从了市场监管局的建议,及时关闭了摊铺,也开始考虑重新创业的路程。

就在19年时,张永福所有的证件都齐全了,随后与四季新社区取得了联系,考虑要在馨都广场开一个地道的民族特色的拉面店,咨询了社区相关政策问题。在四季新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张永福前往工作站陆续办理了创业开业补贴,社保补贴和租金补贴。

今年5月初,张永福的牛肉面在馨都广场终于运营了起来,从门头招牌到店面设置,从制作厨艺到调料配方,处处浸透了他的心血,什么事情他都争取亲力亲为。久经波折,他只想把家乡地道的味道带到苏州,让你陶醉于这份余香饶舌的民族牛肉面。

“汤如甘露面似金,一条入口赛神仙”,张永福的面店每到饭点都门庭若市,吃过的人都说“这家的面特地道,肉质真香,肉夹馍也和别的地方不一样。”“这牛肉面说不出哪里的好,就是什么也替代不了。”......赞赏声不绝于耳,但张永福依然不骄不躁。想到自己艰难的创业路,想到自己在最困难的时候政府对他创业的合理指引,他打算投身公益事业。

2020年6月张永福自愿加入了红管志愿者的队伍,家乡祖传的厨艺让他的牛肉面能在苏州占据一席之地,但是家乡还有许多和曾经的自己一样迷茫的年轻回族人,尤其在这次疫情后。他愿意尽一己之力扶持带动在苏州的回族人,帮助他们就业,甚至不吝将自己祖传的牛肉面秘方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创业。

“我的牛肉面从青海高原跋山涉水来到了苏州,和韩国大长今一样,此刻我更愿意把这碗牛肉面传播到苏州以外,甚至走向世界。”张永福的眼里闪烁了光芒。

FM96.5 精彩推荐 (点击标题查看)

今日上线!仅5天!

8月1日!重磅升级!

苏州人家的小康生活:我的三个家---记录时代变迁中的幸福生活

责编:方洁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