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苏州专稿 文/视频 卢奕】
想创业?难吗?一卡在手,在苏州创业无忧!
昨天(12月29日),“智汇创新 沪苏共融”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十周年回顾暨姑苏•黄浦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共建活动在姑苏区举行。苏州市和上海市、姑苏区和黄浦区分别签署了就业创业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后,只要一张“姑苏创卡”在手,就可以沪苏资源共享,创业无忧哦!
“一卡”在手,创业无忧
昨天的活动现场,全市18所高校创业园都拿到了一张“姑苏创卡”。
据介绍,今后,只要这一张卡在手,创业园内的大学生就可免费在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使用工位、场地和各项设施,同时人社部门将直送各项创业服务和政策,帮助高校大学生实现在苏创业“零成本”,让更多大学生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再“新生”
事实上,2010年,全市首个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应运而生,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经营场地和服务。
“我创立的第一家公司就注册在这里,姑苏区SYB创业培训让我第一次对财务、运营有了系统的认识,在基地不仅享受到许多市、区创业扶持政策和暖心服务,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师,走得再远,最重要、最扎实的起步是从大学生创业孵化实训基地开始。”2018年度苏州市青年创业之星、苏州薄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卫忠告诉看苏州记者,“如今,即使自己的公司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基地带给我的帮助。”
据统计,该基地企业已累计获得创业担保贷款达600万元,房租补贴达500万元,创业社保补贴、开业补贴等各类政策扶持资金近千万元。
昨天,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经过新一轮硬件设施升级和软件配套提档,以崭新的面貌正式亮相。
最重要的是,来自苏州和上海的创新创业专家团导师“强势入驻”。基地负责人郑炜告诉看苏州记者,未来基地将整合社会资源,打造全新的“全生命周期”创业服务体系模式,做精创业服务,突出国家级基地示范引领作用。
姑苏区与黄浦区“携手”
将带来哪些“协同效应”?
众所周知,苏州一直处在“学习上海”、“接轨上海”的最前沿,姑苏区是苏州之“核”,聚集着全市最优质的公共教育、文化、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是来苏就业创业“首站之地”。
“我们将聚焦姑苏区域产业特点和优势,探索建立统筹协调、优势互补、开放高效的就业创业体系,促进苏沪双创资源的流动,人才的聚集,产业的融通”,姑苏区人社局局长明岚介绍,在战略合作背景下,姑苏区将梳理对接辖区内创业项目,形成重点创业项目库,把主动挖潜、积极引进、向外推介有机结合起来,为辖区创业者提供更多创业机会和创业资源。
明岚说,双方将在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开展“双结对”工作,针对五项就创业工作协同机制开展战略合作。即协同共建的创业机制、协同互动的公共服务体系、协同共享的创业资源要素、协同合作的品牌特色服务和共建合作关系协同发展。
“两地将在合作框架下,轮流定期召开就业创业工作交流活动,共促创业型城市建设。针对就业创业领域开展联合调研,设立公共服务清单,进一步完善现有政策体系,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高效化、便捷化。”明岚说,“姑苏区将学习上海市创业管理和服务先进经验,借鉴公共创业服务品牌、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站、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老字号·新活力’创业创新专项行动等机制举措,共同推进两地创业氛围、创业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