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苏州 专题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碧螺春茶“共享农庄” 打造农文旅示范样板
时间:2021-03-20 15:39:03 来源:看苏州

  【看苏州专稿 记者/张良法】

  眼下正是洞庭碧螺春茶集中采摘的时节,位于吴中区东、西山的三个碧螺春茶“共享农庄”,也迎来了四面八方客人的休闲旅游体验高峰。尤其清明和五一两个小长假的预订率都已经过半。  

  “旅游单纯就是在这住住吃吃玩玩,但这边的共享农庄区别很大,休闲观光的同时还可以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了解碧螺春的茶文化。”来自河南洛阳的游客李先生,入住吴中区碧螺茶文化共享农庄才两天,就不禁发出由衷感叹。  

  据介绍,该农庄归属创立于1953年的东山茶厂,以往每到清明时节,这里主要就是以采茶制茶买茶为主,很少有游客前来观赏和体验。2019年这里创建吴中区碧螺茶文化共享农庄后,不光经销商及消费者前来采购茶叶,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农庄工作人员刘海艳说:“现在正是三、四月份踏青的时候,也是我们碧螺春茶大量上市的时候。我们农庄总共27间客房,入住率大概都在95%,而且清明小长假预定都已经超过70%,五一假期达到50%。”  

  之所以如此受青睐,农庄负责人柳荣伟介绍,他们打造的碧螺春茶共享农庄与普通的民宿、农家乐有很大不同,主要结合当地产业发展以及农耕文化所量身定制的。在客人前来吃饭、住宿的同时,清明时节还可以亲身体验采茶、选茶,炒茶及品茶等过程。

  清明过后,很快又可以参与枇杷、杨梅的采摘和菜地的认种,以及沿太湖徒步、爬山体验等,活动贯穿一年四季。“以往每到 6月份以后,前来东山的外地客人明显减少。而现在他们只要休息就跑到我们共享农庄,不是光吃饭住宿,还带动了我们整个东山的一个产业发展。”  

  碧螺春茶是我国名茶珍品,继2011年“苏州洞庭山碧螺春绿茶制作技艺”获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江苏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又被列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传名录,成为江苏省唯一获升“国家级双遗”农业产业。

  自201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共享农庄(乡村民宿)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以来,苏州农业农村部门在洞庭山碧螺春茶原产地理标志核心产区,积极引导创建了包括吴中区碧螺茶文化共享农庄等在内的3家碧螺春茶共享农庄。  

  按照创建目标,到2022年,苏州将累计培育共享农庄(乡村民宿)样板100个。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57家苏州共享农庄(乡村民宿)。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共享农庄(乡村民宿)共计接待游客52.91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3000万元。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合作经济与产业发展处处长周为友表示,“以碧螺春茶叶为主题的共享农庄,产业的主题更加清晰,发展的模式更加明确,带动老百姓富民增收的路径更加突出。下一步,我们可能更多地要挖缺这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文化底蕴的产业,加快推动共享农庄的发展。”

责编:邓本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