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在苏州开班,吸引了6省2市100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裴旭、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韩卫兵等出席开班仪式。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所从事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杰出代表。本次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邀请了大运河沿线100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以保护、传承、弘扬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着力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着力推动大运河沿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
据介绍,本次研修班为期4天,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非遗专家王燕、贺云翱、吴耀宇等为学员授课。
在授课形式上,本次研修班打破以往只是老师上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在举办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学员沙龙之外,还将组织学员赴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苏绣小镇、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李良济集团等处进行现场教学。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因运而兴、城河共生”,拥有5条运河故道,现存7个遗产点段,9个古典园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古琴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0位。
目前,苏州正持续加强“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深化大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大力打造“运河十景”,组织策划“姑苏八点半”文旅夜经济等创新产品。
此外,苏州还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强化对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健全对非遗传承人的命名、资助和培育制度,使苏州的“人间国宝”备受尊敬,传承人薪火相传;与故宫博物院深度合作,实施“故宫苏作工艺重振”计划,让精美苏作回归苏州;精准营销推广,通过线下共享店、体验店等方式,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努力擦亮苏州 “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苏报融媒记者 姜锋 文/摄)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