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城苏州 滚动 苏州 专题 国内 评论 视频 学习 文旅 城事
文徵明手植的,不止有紫藤,还有…
时间:2021-04-15 08:47:25 来源:名城苏州网

  历史遗踪第十六期——高师巷

图片

图片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四月江南,烟雨缥缈,正是“处处皆诗意,时时有物华”的好时节。

  苏城内,花事一场接一场。海棠、樱花相继落幕后,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的紫藤,花开正盛,美不胜收。

  尤其是苏州博物馆内那株已历经四百多年风雨的“活的文物”文藤,更是在各个社交网络刷屏。  

       高师巷 · 寻踪文家才子

  文藤之所以盛名在外,不仅是因为时至今日依旧生命力旺盛,更是因为它是“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亲手所植,深藏着江南文人的文雅气韵。

图片

  文徵明不仅本人诗、文、书、画无一不精,其子孙也都极其出挑。如在“双林巷”(《姑苏巷弄 | 一家两兄弟都是“学霸”是种什么体验?》)一篇中曾提及的文震孟、文震亨兄弟,就是文徵明的曾孙。

  若细细探究,便会发现文氏一族在苏州许多地方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因此,在芳菲四月,赏过了文藤,走过了双林巷,该再去高师巷转转,找寻文家才子的踪迹和风华。

图片

  高师巷 · 清官 or 奸臣?

  高师巷东起王天井巷,西出中街路。其巷名由来,因为两位后世评价截然不同的高姓官员而产生了两种说法。

  一说为宋朝名官高定子,他曾住此巷。据《宋平江城坊考》记载:“高定子……宋嘉泰二年举进士……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兼权参知政事……改知漳州,力辞。赐第平江仰家桥。”

图片

图片

  高定子自小聪颖,博通六经,有济世之才。他为官以教化为先,常常发廪粮以济灾民,百姓对他很是爱戴。高定子晚年退居吴中,“深衣大带,日以著述自娱”,著有《存著斋文集》,被学者们称为“著斋先生”。高师巷也由此得名。

图片

  另一说则为北宋高俅。据《吴门表隐》记载,高俅旧居也曾在这里。

  高师巷 · 园林设计师文震亨

  高师巷内旧宅古迹遍布,原有文震亨的故宅“香草垞”,以及崇义寺、仰家桥等,只是如今皆已不存。

  在“双林巷”一文中,就曾提到过文徵明之曾孙文震亨,不仅长于诗文绘画,还善园林设计。如今的艺圃,就是他为哥哥文震孟设计构造而来,原名为“药圃”。

图片

  而高师巷中的“香草垞”则是当时文震亨所建宅园中最有名的一个。清宣统 《吴县志》中记载:“香草垞,在高师巷。”

  文震亨在冯氏废园的基础上构筑了宅子,对面即文徵明的“停云馆”。他在此添筑了四婵娟室、绣铗堂、笼鹅阁等,园中有石榴树,为文徵明手植。顾苓《塔影园集》称其“水木清华,房栊窈窕,阛阓中称名胜地”。

图片

图片

  高师巷 · “富二代”藏书家许厚基

  从不学无术的“富二代”,一跃成为藏书大家,再到后来穷困潦倒,近现代藏书家许厚基的人生可谓是波澜坎坷。

  高师巷的2号、4号,就是这位“富二代”藏书家的宅第。许厚基家庭富裕,却因此被当地人讥笑,一怒之下,发奋读书,斥巨资购书,广收宋、元、明古籍,并将藏书楼命名为“怀辛斋”,成为了近代苏州的藏书大家。

图片

  只是后来抗战爆发,许厚基家业凋敝,开始以变卖藏书来维持生活,最后病故于巷内老宅。

图片

  高师巷 · 《吴县日报》

  说到苏州的报纸,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苏州日报》,不过在多年前,苏州还有一份十分畅销的老报纸《吴县日报》,可能老一辈的苏州人还存有印象。

图片

  而这《吴县日报》也与高师巷颇有渊源,其前身《吴语》就是1916年在巷内6号诞生的,初创时日出只500份,后在众编辑的齐心协力下,销量渐增。

图片

图片

  销路打开后,《吴语》更名为《吴县日报》,原来的报名作为副刊名,规模变大,内容充实,成为了当时销量最高、在读者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也是当时苏州三大对开报之一。

图片

  高师巷虽长不到300米,但有了这些历史遗迹的加成,整条小巷的气质也变得文气起来,巷内绿树成荫,花影婆娑,苏州古城的悠悠岁月在此得到一一展现。

图片

责编:邓本奇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欢迎关注名城苏州官方微信:www2500szcom(微信号)

今日推荐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