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专稿 陈思佳、叶金金】
继续关注系列报道“寻访身边的红色宝贝”。家住吴中区木渎镇的小学生田柔嘉的家中,有一顶黑色的坦克帽。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黑色的圆顶帽上,三道厚厚的牛皮防护层,有着磨损的痕迹。木渎南行实验小学学生田柔嘉说,虽然自己是在太爷爷田德惠过世后才出生的,但他的革命故事,从小就听太奶奶和爷爷说起。
1930年,田德惠出生在山东即墨的一个小村庄,并和邻村的邵淑贞定下娃娃亲。1948年,淮海战役爆发在即,山东成为主战场。
田柔嘉的爷爷田万春回忆,那时候国民党要抓壮丁,田柔嘉的太爷爷在地瓜地里趴了两天,饿了就是吃地瓜,后来解放军来了,就去参加解放军了。
田柔嘉的太奶奶邵淑贞回忆说,当时17岁、18岁的男人都当兵去了,一个村250户人家,95个当兵的,最多的一家有五个当兵的。
当时,田德惠和邵淑贞两人并没有怎么见过面,却不约而同地投身革命。在田德惠冲向前线时,邵淑贞也在后方劳动支援。
田柔嘉的太奶奶邵淑贞回忆,当时修公路一队八个人,年轻的时候也有劲儿,独轮车一车推500斤和男的一样干活。
邵淑贞回忆,当时解放军路过村里时,不动村民家中的粮食,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和国民党军队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很得民心。
解放战争胜利后,田德惠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4年才回到家乡结婚。上世纪60年代,他转入南京军区第十装甲师38坦克团,并服从分配,驻守在苏州藏书一带建设营地。这一待,就是四十多年。
田柔嘉的爷爷田万春介绍,田柔嘉的太爷爷那时候在坦克当连长,穿一身军装,戴一顶军帽,很神气的。
田万春说,遗憾的是,父亲的不少奖章和物品在搬家过程中遗失了。只剩下这顶坦克帽,还记录着父亲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能让家人睹物思人。
木渎南行实验小学学生田柔嘉表示, 太爷爷他们那时很辛苦,作为少先队员更要积极学习。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