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 刘振
“糕”与“高”谐音,既映衬“登高”,又有祝愿“步步登高”“高高兴兴”的寓意。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有载,“各以粉面蒸糕馈送,上插剪采小旗,糁丁果实,如石榴子、栗子黄、银杏、松子肉之类”。
每年重阳节前几天,苏州的糕团店前都会大排长龙,男女老少静候在队伍中,只为买上几块甜蜜又好看的重阳糕,与一家人一起分享这节日的美好。
苏州的时令糕点向来是外观与口感并重,而这颜色艳丽、层次丰富的重阳糕,更是完美诠释了苏州糕点制作技艺的高超和制作流程的讲究:坚持手工制作、坚持传统工艺、坚持天然食材、坚持不时不食。
在《舌尖上的中国3》第六集《酥》中就有关于这块重阳糕的介绍,一块糕,是食物,也是信物,是对民俗的传承,更是对长辈的爱的表达。
小的重阳糕里包含着几代人之间的孝心。工作再忙,也别忘带着重阳糕回家看看。
本篇文章共有1页 当前为第 1 页
回到
顶部